去年一整年,基金等金融商品,只要冠上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或永續的招牌,就會大賣,但圍繞ESG 的矛盾說法比比皆是。
首先,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來界定什麼是永續;其次,衡量一支股票有多貴,除了 ESG 之外,還有其他很多方法;第三,所有這些都是對未來的看法,但實際情況可能會大相徑庭。
《華爾街日報》認為,對 ESG 重要性最明顯的押注,可能有些過頭了。清潔能源股被多年冷落後終於在去年大漲,儘管今年出現大幅下跌,但估值仍然很高。例如,貝萊德旗下 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從1月初的最高點,已經下跌27%,但本益比仍高達37倍。金融機構吹捧的 Plug Power 等氫能類股,漲幅雖驚人,但二月時跌幅更大。到底ESG 概念還是不是市場萬靈丹?這篇文章點出了很多問題…VVIP搶先閱讀全文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免費電子報。
尚未成為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以原價3折之全球最低優惠價,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