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3月11日,日本東北福島核電廠因地震、海嘯導致重大災變。這個事故影響深遠,至今仍考驗著台灣人民與政府,今年八月,就需要民眾以智慧做出抉擇。
先回顧10年前福島發生了什麼事?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外海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不到50分鐘後,東北沿岸多處出現浪高逾10公尺的海嘯。福島第一核電廠地勢不高,15時27分近15公尺高的海嘯越過10公尺高的防波坡湧入機房。電廠先因地震而停電、接著海嘯重傷備用發電機、水泵、緊急電池等設備。6座機組中1到3號原本運作中,4到6號機維修停止運轉。
19時45分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記者會宣布進入核緊急狀態。機組爐心相繼熔毀、氫爆與輻射外洩,方圓20公里內約17萬居民陸續撒離。
311核災是人禍還是天災
到底311核災是人禍還是天災?災變發生隔兩天,台灣電力公司開記者會,除了強調台電核電廠的設計比福島電廠安全。台電副總經理徐懷瓊並說,以事後諸葛來看,若福島一廠更早用海水冷卻2號機就不會發生與爆炸。其實早於2號機爐心熔毀前,1號機於311當天地震5小時後爐心已開始熔化。
以311當天混亂情況下的片斷資訊,電廠指揮官很難即時做出正確的決定。2017東電前董事長勝俁恒久等三名東電高管因過失致死被東京第五檢察審查會起訴,不過2019年9月東京地院宣判3人無罪。
雖然有人批評日本的官僚文化釀成311事故,但若類似情況發生在台灣,台灣的官僚會處理的比較好嗎?究責官司雖結束,福島核災至今10年仍留下許多難解的後遺症,包括用於冷卻爐心的數萬噸受輻射汙染的水還儲存放現場,而存儲空間明年即將耗盡。
對鄰國台灣而言,福島核災激起台灣民眾高漲的反核意識。2014年4月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禁食訴求核四停建,當時才被太陽花運動搞得焦頭爛額的馬政府,擔心又掀起民間一波反核運動,被迫宣布核四停建封存。兩年後蔡英文高舉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選上總統,也開始推動綠電與廢核。
不過,離2014年核四封存才4年,台灣民眾對能源的態度又出現戲劇性轉變。也許是福島核災的震撼漸淡化,在2018年公投中3個挑戰2025非核家園的公投案都過關,包括:第7案「反空汙」(要求火力發電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第8案「反燃煤發電」(主張停止新建、擴建任何燃煤發電廠或發電機組)和第16案「以核養綠」。
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承諾面臨跳票危機,尤其是16案要求廢除《電業法》規定的「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即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直接破解非核家園。依非核家園政策規畫,2025年核電占比0%,綠電20%,燃氣發電50%、煤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