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時興一個政治地理名詞叫作「印太地區」(Indo-Pacific region)。顧名思義,當指印度洋與太平洋之內及其周邊的陸塊與海域,涉及區域內兩個極大的國家,以及介於兩國之間、名之為東南亞的那個區塊。本書使用一個創新的名詞「努山塔里亞」(Nusantaria)來描述海洋因素影響所及的整個東南亞。
海洋東南亞最顯著的地理現象就是島嶼、海岸與港口。島嶼與海岸之間透過港口與航道而建立聯繫。浮出海上的島嶼與擁有海岸的大型陸塊為一般人目力所及;航道則因「船過水無痕」,航海家以外的人其實看不出來。只看得見部分的觀察者(且不用說只靠著地圖想像的人),往往驚訝於相隔千萬里外的港口城鎮竟然分享著相同或者相似的宗教與文化、使用著相同的商品。錯過海上交通,難免思路就要斷線。
可以想像要了解這樣一個區域的過去與現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風之帝國》這本書卻能讓讀者感到窩心。讀過之後,你會發現:這塊由多元民族構成、堆疊著多重文化的區域,原來不是那麼難懂。
當然,全書的鋪陳其實反映了作者的認知與想法。讀者因此不僅能從他所建構的海洋東南亞的史地知識獲益,更能受用他的分析與推論手法,型塑自己的見解。
就我個人的認知來說,東南亞全區的歷史特質,簡單地可以分三點來看,而作者都成功地加以面對:
一、只有部分地區的歷史可以有憑有據地追溯到久遠的年代。文獻不足當然是主要的原因。比如說,中南半島地區一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耶穌紀元初期,也就是古代的扶南國。可是位居峇里島、龍目島以東的島嶼地區,就要等到十三世紀時才開始有中國人加以記述,而其歷史又要再等到歐洲人侵入以後才開始明確。十九世紀以來新興的史前考古與歷史考古,以其成果補足了若干資訊缺口,作者也適度利用,豐富了可供理解或想像的素材。
二、在地文化的外擴性不強,反倒外來文化經常主導其上層社會。一方面歷史文物所見,不一定能代表整個時代或者所有族群;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地方性的歷史,往往要涉入西亞、印度、中國,乃至於更廣闊的世界史知識。
三、在區域外的其他亞洲人來到海洋東南亞貿易、旅居或者定居以後,開始有當地的觀察紀錄產生,後代的學者乃能從事研究。不過,如前所述,還是要到歐洲人來以後才較詳盡、準確。
因為殖民統治的關係,歐洲人對東南亞歷史的重建做出很大的貢獻。即便批評者要說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的那些西方研究者為帝國主義張目,是歐洲中心主義者。或許是可以這麼說吧!然而,若不是這些現在備受批評的前人鍥而不捨地調查、比定四散各處的史料,竭盡所能地加以考證、分析,現在所謂「後殖民」觀點的歷史撰述也就沒有依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