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中專文:尋回東南亞的歷史圖景

2021-03-23 05:10

? 人氣

《風之帝國》可以說是過去半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學者群策群力,擺脫殖民主義的陰影,勉力找回東南亞過去歷史圖景的一張成績單。其內容廣納歷年來堅實的學術研究成果,並能以平易近人的筆調,勾勒出重點,是一本兼具可讀性與知識性的入門書籍。然而本書作者鮑靈並不否認這是一本帶著特定目的書寫的作品。在書末的最後一段,其明確指出:「現代國家需要比二十世紀的獨立宣言,或是十六世紀的宗教改信更深刻的根源。它們必須對共同的文化有所記憶,才能藉此抗衡那些分裂、利用它們的人。……隨著分化的力量與外來的宰制逐漸退去,他們的故事也繼續下去。局面已經改觀,現代的『努山塔里亞』人正開始意識到他們共有的身分。」(「努山塔里亞」即為「東南亞」之本土表述,詳見書中說明。)換言之,本書書寫的目的,在於找回當代東南亞人民過去的共同記憶,以提升他們的自我意識,以共有的身分認同為基礎,各自去建立、完善現代國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東南亞各國追尋共同歷史的努力,亦起於二戰之後。一般各國歷史學者在撰寫前殖民地國家歷史時,首先面對的挑戰,是傳統史學著重統治者文字史料的學科建制。由於此種治史方法的先天限制,傳統史學式的歷史敘述,不得不承襲過去殖民者的許多觀點,難以掙脫陰魂不散的殖民遺緒。特別是在東南亞各國,由於過去鮮少留存如同中國的國史編纂史籍、歐洲教會之編年史或稅務文書這類詳細的文字記載,因此難以按照十九世紀德國所發展出來的蘭克學派史學標準,以文字聲韻、檔案批判等方式,嚴格確立事件順序。而戰後歷史學的發展中,法國年鑑學派受到地理學調查方法的啟發,重視自然地理與人文生態環境對於長期歷史發展的影響。此種跨出文字史料框架的作法,反倒正好提供了一種歷史書寫的解決方案。

讀者閱讀本書時,當能發現,本書時常以地理環境作為本地歷史發展的動能與限制因素。從這一點,即能看出這樣的影響。又如同本書所解釋的,缺乏上述統治者留存的文字史料,可能與本區域始終未能發展出高度層級化的政治組織有關。由於地形的破碎、水域的隔離,人群相互聯繫的方式,主要透過海洋而非陸地。這也導致此區域集權化的程度較低。儘管過去曾存在室利佛逝、滿者伯夷這樣的廣域商業帝國,其中央與地方的上下階序卻不明顯。

本書所謂「努山塔里亞」區域的共通性,並非如中國編戶齊民、羅馬帝國殖民行省一般,具備一致性的標準行政規格;而以是適應共通海域的類似船隻類型、交易共通語言馬來語系作為核心,呈現曼荼羅式的發展。由於整個區域文明的發展有賴於海運,故歷史學與水下考古合作,藉由發掘沉船史蹟來補足文字史料的不足,成為現代東南亞史學的另一條重要途徑。最後,由於努山塔里亞人過去的足跡遠達中國、印度與非洲,在文化上,又吸收了印度教、佛教、穆斯林宗教等多元要素,交叉比對亞洲各地的文字紀錄,也能從蛛絲馬跡中逐步拼湊出過去歷史事件的樣貌。例如書中舉例,英文指稱中式帆船的字彙「junk」,其實來自馬來與爪哇語的「jong」。以此類語言學上的證據為輔,水下考古的研究,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在晚唐五代之前,在對外海運上,本曾仰賴馬來巨艦的真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