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初選,就是希望選出能在真正大選中勝選的人才。如果初選方式越能比照真正的選舉,選出的候選人在大選勝出的機率就越高。我們支持藍軍的朋友也不用含淚投票,而是自豪的將選票投給黨推薦提名的候選人。那要怎樣的初選方式,才能夠妥善比擬真正的大選呢?我認為應該採取全民調,而非部分民調、部分黨員投票的方式。
不可諱言,各政黨的黨員結構都不等於真正的選民結構。目前國民黨的困境之一,就是年輕人的支持度不夠。國民黨的青年候選人,理應有能力讓更多選民認同國民黨,了解國民黨政策的來龍去脈,進而願意支持國民黨。我們不應為了初選而初選,而是要透過初選找出真正有能力勝選的候選人。
選舉如果用商場來比喻,候選人應當是跟市場競爭,而非是只跟黨內對手競爭。所提的政見,也應是選區民意的最大公約數,盡可能得到最多的支持。這樣才能贏得選舉,相比於全民調,黨員投票讓一些「選人不選黨」的中間選民的聲音,容易受到忽略。因此初選中,應該盡可能讓各區廣泛的選民意見,獲得適當的重視。在這點上,全民調比部分民調、部分黨員投票來得恰當的多。
而在某些有意參選者眾多的區域中,全民調依然有其難以充分克服的缺點──就是人的耐心。當一連串人名由電訪員連珠砲似地念出來時,順序在中間的往往容易被忽略。這對比較缺乏知名度的新人更是場考驗。我認為在設計民調題目時,採取將新人排在較為前面的順位,方便願意支持新人的受訪民眾,可以比較容易回答。比起盲目給予新人保障席位,這樣對新人的幫助反而可能更為實際。
前些日子,本人在風傳媒投書〈新人需要公平的初選提名辦法,不是特殊優遇〉已經闡述過,新人真正需要的不是特殊待遇,而是公平的制度。一個優秀傑出的年輕人才,只要制度是公平的,必能脫穎而出。
最後,我想提出一點小小的個人看法:初選只是選出優秀候選人的過程與手段,只有讓真正有能力得到多數選民支持的候選人通過初選,國民黨才能夠勝選。而非抱著守株待兔的心態,認為過了初選就有黨的資源與人脈投入。這樣才真正能贏得大選的勝利,也才能夠為國民黨贏回人民的信賴與肯定。孝威在這邊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出真正可長可久,立意良善的初選制度。
*作者為國民黨二十全黨代表,台北市議員第五選區(中正區、萬華區)議員參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