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Joe Biden)上任後,白宮與中國高層即將到來的會面,標誌著首次面對面的機會,可以用來衡量這兩個重要大國彼此關係的變化。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Jake Sullivan)將於本周四(3月1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與中共最高外交官員楊潔篪以及外交部長王毅會面。
拜登團隊對此會面並不抱有幻想。會議召開前,布林肯就指出,此次會談並非「戰略對話」,「目前無意進行會議後的一系列後續工作。」
他說:「這些後續活動若要展開,需先奠基於我們在與中國有關的問題上,看到了實際的進展及成果。」
中美關係已經降至多年來的最低點,而且看起來還會變得更糟。
蘇利文被任命前,與拜登的首席亞洲顧問庫爾特・坎博(Kurt Campbell)共同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直言不諱地指出,「與中國接觸的時代已驟然結束了。」
此外,將美中關係描述為新的「冷戰」似乎變得司空見慣。起初,冷戰是指美蘇之間長達一代人的對抗。這在20世紀下半葉投下了陰影。
但現在,我們如何定位美中關係變得十分重要。
因為,它有助於確定我們將問什麼樣的問題,以及我們會得到的答案;它還是政策制定時的標尺,幫助我們選擇或者屏蔽一些路徑。
「歷史類比」常被認為能有助於弄清選擇,背景和難題,但也有其他人認為這方法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歷史不會這樣重演,差異可能大於相似之處。
和美蘇冷戰的相似以及不同
如果說「冷戰」意味著一場巨人之爭,涉及兩個不相容的政體之間,國家權力方方面面的全方位抗衡。那麼,當下中美對抗,確實回應了過去美蘇之間的對壘。
正如本月早些時候,拜登政府提出的「臨時外交政策戰略」所指出的,更具「自信」的中國「是當今唯一有可能結合其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對穩定和開放的國際體系提出持續挑戰之競爭對手 」。
必要時挑戰中國,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合作,是當下白宮的口頭禪。
中國採取相似立場,表明希望與美國有建設性關係,但同時中方繼續在維護自身利益上,採取更高壓的手段:鎮壓香港民主,毫無愧疚的壓迫維吾爾族穆斯林(布林肯稱為「種族滅絶」)。
北京也很少浪費機會指出美國制度的弊端。
它抓住了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職期間對新冠大流行的災難性處理,以及對美國國會山莊的那場暴亂,借此更加宣揚中國的社會和經濟制度。
因此從表面上看來,用「冷戰」這個標籤描繪美中關係是合適的,但實際操作上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