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電信業者5G服務已於去年陸續上路,然而,台北市政府在5G時代來臨前曾表示要建設智慧路燈,其中也包含5G基地台功能,但5G目前已開始提供服務,智慧路燈卻還沒跟上,對此北市表示,將把「智慧路燈」轉個新概念成為「智慧桿」,究竟目前的電信5G、智慧路燈(智慧桿)以及接下來使用智慧桿後,5G會有多大程度的改變?為何一定要使用智慧桿?
對此,台北市政府資訊局長呂新科表示,其實在都市網格裡,除了水平的共通管道,慢慢的智慧路燈也會成為垂直的共同管道,這是個發展的趨勢,在這趨勢裡面,原先一直用「智慧路燈」,但慢慢的整個產業公部門跟學界都在想辦法正名,現在都叫「智慧桿」。(延伸閱讀:北市智慧路燈計畫胎死腹中?綠議員爆當年要全換 5G上路卻沒編預算)
呂新科表示,從智慧桿的角度來看,不見得要跟路燈綑綁,可能1支智慧桿上有非常多不同的智能模組安裝在上面,照明其實只是其中一個部分,有的智慧桿上面有照明模組,有的智慧桿上有5G天線模組,有的有交通流量分析模組,有的有空氣污染、環境因子的檢測模組,有的有智慧安全模組,「我們在找的是智慧桿,偏偏智慧桿跟智慧路燈是最接近的,所以我們希望把智慧路燈直接轉換成智慧桿」,但這會有些問題,例如桿件的規範架構、電力系統還有位置,會跟智慧桿有點出入,所以路燈還是歸路燈,智慧桿歸智慧桿,而智慧桿還需要智慧電表才能讓每個智能化模組被區隔,才可以計價,才有辦法讓每個事業體都願意上桿。
「毫米波傳動速率快、穿透力強,但一定要到智慧桿上」
不過,對於目前各大電信業者已經在推5G服務,北市智慧桿還沒推行,是否速度太過緩慢?對此,呂新科表示,5G部分各大電信拿到執照後,第1波的基礎建設都在做非獨立主網的基地台,大概就是以原來4G的基地台升級到5G,這樣的基地台會是所有電信公司的第1步,因為這是最快的,所以他們會先鋪設這塊,覆蓋率在今年年底可能就要達到80%,所以是先在衝這樣的覆蓋。
「但這樣非獨立主網,走的還是SUB6的頻段,這個頻段在頻寬、5G的特性,包含大鏈結、低延遲、行動大頻寬這些事情上不會太出色」,呂新科表示,它有比4G好,但好不了太多,很難造成民眾有感,所以在第1波鋪設完後,第2波一定要透過毫米波的基地台,而毫米波傳動速率快、穿透力強,但缺點是繞射能力差又傳不遠,這就一定要走到智慧桿上面,建置更多小基地台增加覆蓋率。
而許多智能模組都會附掛在智慧桿上面,他們會依照不同特質跟運用特性,會有不同布署的高度,例如天線要最高,感測水位的要靠近基座,中間可能要照人流、車流,5G只是它的一個啟動因素與需求來源,未來有很多物聯網跟智慧城市的總體發展趨勢,才是智慧基桿等設備被殷切需要,甚至被拿出來當作重要基礎建設討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