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D喊卡》身分證是權利還是義務?李念祖:政府不能以公民權威脅國人

2021-03-26 09:00

? 人氣

數位身分證(eID)換發日前宣告暫緩,東吳大學法研所兼任教授李念祖主張,政府應保留個人選擇「不換」的權利。(柯承惠攝)

數位身分證(eID)換發日前宣告暫緩,東吳大學法研所兼任教授李念祖主張,政府應保留個人選擇「不換」的權利。(柯承惠攝)

數位身分證(eID)全面換發政策在今年1月喊卡,包含資安疑慮、專法不完備等,都被民間團體與立委提出質疑。東吳大學法研所兼任教授李念祖認為,應釐清持有身分證對國民究竟是權利還是義務,目的是「證明」還是「辨識」等法理層次問題外;他個人主張,反對政府強迫民眾換發、進入EID系統,至少要保留個人選擇「不換」的權利,且不能影響如投票等公民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由長風基金會主辦的「2021突破論壇」系列活動,27日下午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將舉行「如何防範政府濫用數位工具:從數位身分證談起」。活動由李念祖引言、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主持;與談人則為Vpon威朋大數據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吳詣泓、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柏鋒、洽吧智能董事長趙式隆3人。

20201117-民進黨立委何欣純(左起)、劉世芳、范雲等人17日召開「數位身分證(eID)恐為中國滲透破口,沒有專章法律和專責機構前必須暫緩」記者會。(顏麟宇攝)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左起)、劉世芳、范雲等人去年曾召開「數位身分證(eID)恐為中國滲透破口,沒有專章法律和專責機構前必須暫緩」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李念祖受訪時表示,目前對eID的疑慮在於沒有專法,但這是技術性問題,是認為《戶籍法》對紙本身分證轉換數位身分證的授權不明確。但內政部覺得《戶籍法》第59條已足夠,但不贊成者認為紙本到數位是完全性質不同,所以立法院要有一個專法授權,「真正的原則性問題,是你贊不贊成數位身分證」。

持有是權利還是義務?

「身分證到底對國民來講,是權利還是義務?」李舉例,若是前者,是國民有權利跟國家「要一張」可以辨識身分的文件,就像開車與否是個人權利,若技術夠資格,可以跟國家「要一張」駕照;但目前《戶籍法》第57條裡寫明,「有戶籍國民年滿14歲者,應申請初領國民身分證」,那個「應」字就成為了「一定要」,被當成義務了。

他再舉例,若持有身分證是權利,當國民跟國家「要一張」身分證時,理應可以決定上面揭露什麼,但目前身分證上寫上面記載父母姓名、地址、配偶、性別等,都是政府決定的資訊,而不是國民本身決定可以登載什麼、不登載什麼。 

徐國勇(右)與唐鳳(左)一起直播,試圖化解大眾對數位身分證的疑慮。(翻攝自YouUube)
內政部長徐國勇(右起)與政委唐鳳(左)日前一起直播,試圖化解大眾對數位身分證的疑慮。(取自內政部直播影片)

換發是證明還是辨識?

同時,李念祖也提到,權利和義務最大的差別,要回過頭來看身分證的目的為何,是「證明」還是「辨識」,若是前者,則持卡人是主體,要用這張身分證證明自己;若是後者,持卡人則變成了客體,是政府要持卡者拿這張來幫助政府「辨識」自己。但李也直指,從《戶籍法》第51條「國民身分證用以辨識個人身分,其效用及於全國」,也明文寫了「辨識」。 

綜上分析,李說,法律對身分證一開始就說它的目的是國民義務,但今天E化以後,國民是否也有義務進入這樣的E化資訊系統,特別是當它包含子系統,如政府要建置的「跨機關資料傳輸專屬通道」(T-Road),當政府要求全面換發eID時,要求國民主動填選、提供建檔資料,「我已經有身分證了,可以不要填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