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昭能觀點:審查機制「卡卡」,學術創意幾近「窒息」!

2017-11-13 06:20

? 人氣

科技部長陳良基(陳明仁攝)
近年來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審查機制常常受到外界質疑,對此科技部長陳良基提出8大方向。(資料照,陳明仁攝)

針對為人詬病的「審查機制不公開」,科技部將「調整審查委員遴選機制,主動公開審查委員名單」,並邀請更多50歲以下的學者加入,傳承並學習資深學者經驗,同時導入年輕創新想法,提升審查品質。就這樣子而已?顯然官員還是看不清問題的真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學術審查機制問題的真正關鍵,其實是「審查重點與原則」!首先,為什麼人文社會研究表現佔分50%?為什麼其他不同領域的佔分40%?為什麼鼓勵新人「可以」佔分30%?重點是他們真的比較容易通過審查耶!(助理教授通過率反而高過副教授)足證如此配分,對計畫申通過與否至為關鍵,官員們看到了嗎?

再者,研究計畫審查重點為什麼要如此看重計畫主持人過去的研究表現?專題研究計畫審查究竟是研究計畫「潛質(研究價值與可行性)」評量?還是計畫主持人過去學術成就的評估?以過去的學術成就評量研究計畫的未來潛能,猶如以成就測驗測量學生的性向甚或智力(學習能力),真的是不倫不類!

試問國內外哪些研究計畫審查如此「看重」計畫主持人的「過去」研究表現的?難道「不此之圖」,就難以「客觀」評估計畫主持人執行計畫的能力嗎?台中教育大學教授楊志堅(2016)曾經指出,「國內學界重量級大老在國科會召集人會議中指陳,如果推薦的初審、複審委員,僅能計算量化指標大小,不能實質閱讀、裁判計畫書的學術內涵優劣,這些初審、複審甚至根本不能適任。」不是嗎?

重點是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旨在「補助大專院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執行科學技術研究相關工作,以提升我國科技研發水準」;獎勵研究成果傑出之科學技術人才,另有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遴選機制,不是嗎?

還有「個別型研究計畫審查重點」,「研究表現」佔分50%,已經嚴重壓縮了「計畫主題之重要性與創新性、研究內容與方法之可行性、預期完成之項目與成果及經費與人力之合理性」的評估值,不是嗎?因此,賦予計畫主持人過去的研究表現這麼大的權重,不僅使得「重質不重量」研究者居於競爭劣勢,也阻斷了不喜歡追逐「研究時尚」的「少數人」及其研究創意;難怪每年動用200億元科研經費,通過學術審查的超過1萬4千件研究案(含補助案),「原創性及研究目標產出成果效益」始終出不來!即使「新人」研究表現的權重調降至30%,只是有助於提高通過審查的機會,對於研究的「創新性」或「原創性」的壓抑效應依舊存在!

進一步就研究者「個人的利害關係」論,我國大學教授學術研究絕大部份仰賴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能否獲得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不僅影響當年度研究能量,也因此影響了爾後的論文發表量。換言之,如果未能獲得科技部補助,將顯著降低未來的學術生產量;根據現有審查機制,還會進一步降低未來3年獲得研究計畫補助的可能性。至於獲得補助的不僅學術生產力增加了,未來再獲得研究計畫補助的機會也將提升,還可以因此累積的「實力」,據以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額外」的專案計畫經費挹注;分別在如此良性與惡性循環作用下,獲得與未獲得補助雙方的學術生產力差距,將加速擴大;教授同仁之間學術研究資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於焉形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