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較溫和的長江沿岸和更南方的地區,大量棲息在河中淺水處和湖泊中的淡水魚是重要的資源,尤其是亞洲鯉魚。季風時節是捕鯉魚的重要時期:消退的洪水形成淺水域,魚會受困其中,用漁網和魚矛便能輕易捕撈。在珠江流域和長江沿岸,夏季洪水挹注的廣闊濕地和淺水湖提供野生鯉魚理想的棲息環境。如此,遲早會有農夫打造水池來養活鯉魚,以便日後需要時取用,而他們確實很快就開始圈養魚。
學名為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的鯉魚,亦即普通的赤棕鯉,是東亞的原生種。牠是雜食性的魚種,偏好流速緩慢或靜止的龐大水體,以及柔軟泥濘的沉積物。長江下游有四種鯉魚,即草魚、青魚、鰱魚和鱅魚,全都會在產卵季期間從湖泊洄游至河流。他們在長江繁殖,接著在數千座河岸的湖泊生長。這四種鯉魚的產卵環境相似,但牠們生活在不同的深度。多數都在長江中游繁衍,那裡長三百八十公里的河道上有十二個產卵地點,直到到了人們經常填土造地和建造水壩的河段,魚群數量才銳減。鯉魚很容易捕捉和在圈池飼養,牠們早在西元前三五〇〇年以前便已受中國人馴養,當時尚沒有捕魚或水產養殖的書面紀錄。
人們之所以開始飼養鯉魚,可能是始於野生魚口在季風季期間,遭沖刷進水池和稻田所致。鯉魚是多產的種魚,生長快速,而且不會吃掉自己的幼魚。隨著農耕人口增加,飼養鯉魚成為人口越來越稠密的環境中,農民自給自足的一種可行的補充性食物來源。馴養的鯉魚生長的速度遠快過野生種,兩年內就可以重達四十公斤以上,並且長約一百二十公分。據說牠們是在養蠶農家被豢養長大,人們會用蠶的蛹殼和糞便餵魚。
早在人們普遍養殖鯉魚之前,中國政治家范蠡在約西元四七五年寫成了一部經典的入門書《養魚經》。范蠡為越國(今中國東部的浙江)大夫,首先開始在大水池中繁殖和飼養鯉魚。據說他在池緣種植桑樹,並設置養蠶場,蠶落下的糞便可以餵魚,同時桑葉能滋養家蠶和山羊。他的書中包含許多軼事,有時還提及神話,但關於鯉魚的建議如處方箋般詳實:「以六畝地為池,池中有九洲。求懷子鯉魚長三尺者二十頭,牡鯉魚長三尺者四頭。令水無聲,魚必生。」他在「二月」(西曆三月)期間將魚放入池中。他建議在四月(西曆五月)至八月(西曆九月)間一步步放入六隻鱉;他將這種生物形容成「神守」,「所以內鱉者,魚滿三百六十,則蛟龍為之長,而將魚飛去,內鱉則魚不復去」。
在池中游來游去的鯉魚彷彿身在大江或大湖中。一年後產量顯著。「至來年二月,」范蠡寫道,「得鯉魚長一尺者一萬五千枚,三尺者四萬五千枚,二尺者萬枚。」總共價值「一百二十五萬錢」。他建議留下兩千條兩尺的鯉魚,當作種魚,其餘全數售出。據范蠡估計,每年增加的產量會不可勝數。
魚池養殖發展得相當複雜精細。有些魚池還特別設有多個人工凹地,鯉魚會自行依體型大小分開生活。為了養出大型的鯉魚,池主會從大魚聚集的湖泊和河流岸邊採集魚卵。此外,若從水邊取得十餘堆泥土鋪在池底,就能讓農民在兩年內養出大鯉魚。范蠡開始養殖鯉魚時,已經將他所有的財富都捐給窮人,後來又靠著養魚獲得第二筆資產。
*作者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世界知名考古學作家,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人類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八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