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決定3月1日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之後,台灣人便開始大量購買本地鳳梨,買鳳梨已被視為一種愛國舉動。
據政府數據顯示,進口禁令頒布的三天後,台灣消費者購買的本地鳳梨就超過了4.1萬噸——幾乎相當於台灣去年一年向中國出口的鳳梨總量。得益於民眾對「自由鳳梨」的支持,加之其他海外市場的採購,鳳梨價格目前基本保持穩定。
但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都擔心,如果鳳梨吃得多,芒果是不是就會吃得少?「自由鳳梨」熱的背後,會不會對台灣出產的其他二十餘種水果的需求產生衝擊?《華爾街日報》通常不會對社會運動評論,但當鳳梨熱變成愛國運動,台灣農民真的是贏家嗎?WSJ 有另類的思考…VVIP搶先閱讀全文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以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