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也稱,如果禁令延續,華為晶片庫存用盡後手機業務將呈現崩跌狀態,市佔率將從最高時全球第一,大幅降低至4.3%,相當於退出領導廠商之列。
過去半年來華為業務還能堅持,源於禁令生效前的突擊囤貨。上述報告認為,華為晶片庫存將在2021年用盡。
一旦囤貨用盡,禁令又沒有放鬆,不僅是佔華為總營收54.4%的消費者業務受損,其5G等業務也面臨全面收縮的風險。因為華為旗下海思設計的服務器晶片鯤鵬系列、5G基站晶片天罡系列、5G終端晶片巴龍系列,以及人工智能晶片昇騰系列都因禁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因此,中美關係交惡的態勢長期持續下去,華為想生存下去,就只能自建「去美國化」的晶片產能。
去年底,華為果斷「棄卒」——出售子品牌榮耀,成為開啟求存之路的第一步。而被剝離的榮耀,或許可以不受禁令影響而生存,而且為華為帶來大量現金,允許其布局自己的求生之路。
中國媒體財新引用一名買方渠道商之一稱,這筆交易在400億美元左右。
華為也確實需要這筆錢。去年美國禁令生效後的一場發佈會上,華為曾表示已在晶片領域投資200億美元。
中興:逐漸恢復元氣 依然在美國打擊視線之內
中興是最早進入川普政府制裁範圍內的中國科技企業之一。
2018年4月,美國就發佈禁令,七年內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零部件。禁令導致擁有近8萬名員工的中興「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中興通訊約有20%至30%主要零件,包括基帶晶片、射頻晶片、儲存等從美國採購,這些核心零件幾乎找不到替代品。
為了使美國撤掉這一禁令,中興付出了巨大代價。禁令發佈後的兩個月,中興稱已與美國商務部達成《替代的和解協議》,中興支付14億美元民事罰款,不僅如此,中興還必須在30天內更換董事會和管理層,並允許由美國選擇的合規小組入駐檢查,成本由中興承擔。
禁令的影響也立即提現在財報上。2018年中興營業收入大幅下降超過20%,淨利潤也直接從上一年的45.7億元,跌成虧損69.8億元。
此後兩年,中興似乎逐漸恢復元氣。
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1014.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42.6億元。相比禁令前2017年的1088億元營收和45.7億元利潤,已經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