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晶片代工停一年,全球損失14兆!日經:拜登若想改變現狀,就得有所犧牲

2021-04-14 11:00

? 人氣

美國總統拜登12日在白宮羅斯福廳與美國重要企業領袖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12日在白宮羅斯福廳與美國重要企業領袖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12日邀集19家知名企業領袖討論半導體供應鏈問題,除了宣示政府的相關投資,更強調美國將在半導體領域「再次成為領導者」。《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半導體代工已過度集中台灣,根據估算,如果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完全停產一年」,將給全球電子產業帶來49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4兆)的損失。拜登現在想讓半導體供應鏈更有彈性,勢必有人要「犧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經》指出,「世界能否承受得起對台灣晶片的依賴」是一個非常昂貴的問題。因為隨著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亞洲確實已經成為全球生產中心,這一定程度要歸功於晶片設計與製造的國際分工。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報告,台灣與南韓的半導體產能約佔全球43%,連中國(15%)都已經超過了美國(12%)。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SIA)曾經設想一個「台灣半導體全部停產一年」的極端狀況,並且推算全球電子業將因此減少4900億美元的收入。《日經》指出,這個數字相當於去年半導體銷售總額(2.4兆美元)的20%,而且現在包括電子、汽車等產業解決供應短缺的方式,仍是對台灣的代工廠繼續下單,短期內似乎也看不到扭轉這個趨勢的可能性。

《日經》認為,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分工與生產集中化,確實提升了效率,卻忽視了隨之而來的政治與災難風險。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數據,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囊括了64%的半導體代工市場,台積電更是佔據了一半以上。台積電等台企的優異表現,使得高通(Qualcomm)這樣的「無場半導體公司」得以崛起。這些公司只需要進行晶片設計,生產端則是完全交由晶圓代工廠負責。但這也意味著台灣如果發生任何問題—比方說遭到中國「武統」,確實會對全球的晶片供應鏈造成重大衝擊。

《日經》認為,拜登12日在白宮召開的半導體峰會,就是衝著全球晶片生產過度集中台灣及其風險而來。這位美國總統疾呼重振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敦促國會通過對美國半導體投資500億美元的計畫;並且許下一個「美國重新領導這個產業之後,全球供應鏈就不會那麼脆弱」的美好願景。問題是《日經》也指出,要讓全球半導體產業擺脫對台灣的依賴,勢必有所「犧牲」。

拜登希望讓半導體供應鏈更有「韌性」,但根據SIA的估算,美國必須投入3500億至4200億美元,才能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中國若要達到相同目標,則需要投資1750億至2500億美元。這些成本若是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其結果就是晶片價格將上漲35%至65%;在晶片短缺獲得紓解之後,半導體產業則會面臨供給過剩的風險。《日經》指出,這些成本與風險所帶來的挑戰,恐怕遠較晶片短缺更為嚴峻。因此如何進行協調與跨境合作,將是拜登解決供應鏈困境的成功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