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UCN介紹,波斑鴇的分布地從西奈半島延伸至蒙古一帶,每年冬天會遷徙至南亞地區。在阿拉伯文化中,波斑鴇的肉據稱有壯陽效果,是獵人垂涎的主要目標,狩獵者捕獲這種長達60公分以上的大鳥後,會直接在營地宰殺煮食,用最新鮮的肉「補身體」。
對易危物種的大量殺害,當然持續引起國際保育團體譴責,但在巴基斯坦政府「進貢」的方針下,波斑鴇的處境絲毫沒有改善。2014年巴國法院曾經立法禁止盜獵與販售波斑鴇,政府卻迫於壓力,最終仍特別為兩國王室「開綠燈」,陷入「只准貴賓打獵、不准百姓抓捕」的矛盾情境。
根據統計,過去20年波斑鴇的總數至少下降了30%至50%。阿聯王室還成立了好幾個保育組織,諸如「獵鷹野放計劃」(Falcon Release Programme)、「國際波斑鴇保育基金」(International Houbara Fund for Conservation)等,一面佯稱提倡保育,一面繼續享受豪奢的狩獵遊戲。
那麼,犧牲大量珍稀生命之後,巴基斯坦是否真的攏絡了阿聯與沙烏地王室的心呢?這一點連巴國的前外交人員都抱持懷疑態度。去年11月,阿聯與沙烏地基於新冠疫情加劇的理由,宣布禁止13國輸入勞工,巴基斯坦也在名單之列,對經濟也大受疫情衝擊的巴國而言,無疑是在幾近窒息之下又被扼住咽喉。
諷刺的是,巴基斯坦的死對頭印度平均確診案例數明明比較高,卻沒有被列入此波的工作簽證禁令,「疫情」顯然不是巴基斯坦與其他國家遭到封殺的主因,而真正的答案還是藏在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之中。
原來,在2019年夏季,印度加強對喀什米爾爭議地帶的控制,同樣宣稱擁有主權的巴基斯坦試圖尋求海灣國家支持,不料卻碰了一鼻子灰。氣不過的巴基斯坦遂而向土耳其、伊朗與馬來西亞結合的穆斯林國家聯盟靠攏,巴國外長甚至公開批評沙烏地的冷漠,讓自詡為穆斯林世界領袖的沙國大為不滿,兩國關係出現裂痕,沙烏地甚至宣布停止2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阿聯也在這種氛圍下跟巴基斯坦漸行漸遠。
去年簽證禁令公布後,各方都猜測,這正是沙烏地與阿聯對巴基斯坦施壓的方式,藉此逼迫。而在禁令實施後一個星期內,已禁止獵鷹出口的巴基斯坦又重開「特許證」,宣布向阿聯「出口150隻獵鷹」,朝貢姿態再鮮明不過。
但經過數十年,這招還有用嗎?截至今年4月,阿聯對巴基斯坦的工作簽禁令仍然沒有解除,而且沙烏地也在今年2月宣布停發簽證給20餘國,巴基斯坦就在其中。而根據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巴基斯坦與印度2月突然重申2003年停火協議,雙方表示要「埋葬過去」、建立「誠摯關係」。
阿聯上週也告訴美國華府,自己扮演了成功的調停角色,緩解了印巴的喀什米爾衝突。——這似乎證實了巴基斯坦外交人員的說法,幾十年來的鷹獵之旅都只是「冤大頭」而已。但儘管毫無用處,巴國高層暫時還要維持這種招待慣例,畢竟在外交如履薄冰之際,掀起哪怕一絲波瀾都是應當避免的。
只是,誰又能去向成千上萬被獵殺的波斑鴇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