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展觀點:大撒幣來刺激旅遊,真的有助於光觀產業嗎?

2021-04-21 06:30

? 人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行業都面臨窘境,但作者指出,靠政府來「大撒幣」,針對整體調整的補助方案,是無法從根本使觀光業永續經營的。(示意圖/Dreamstime)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行業都面臨窘境,但作者指出,靠政府來「大撒幣」,針對整體調整的補助方案,是無法從根本使觀光業永續經營的。(示意圖/Dreamstime)

自2020年,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不太好過,特別是仰賴人流與快速現金流的場域,例如觀光,餐飲,旅館等,營收銳減,業主苦不堪言,員工也多半受無到減薪,無薪假,甚至是失去工作所困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然,受疫情衝擊的絕對不止觀光產業,製造業,服務業都因為防疫管制,需求減緩而受到衝擊,這從去年至今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的PMI指數可看出端倪,進一步導致金融市場也大幅震盪。反觀就業數據方面,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全球失業率屢創新高,經濟成長的預測也一再下修。在如此嚴峻的挑戰下,各國政府紛紛祭出貨幣與財政的策略,希望能夠由政府帶頭,帶領大家共體時艱,並度過難關。

貨幣政策不外乎:降息(但目前全球利息已是低點,故成效有限),實施量化寬鬆(大印鈔票),挹注市場流動性等。而在財政政策方面,則是可以透過:擴大政府支出,提供受衝擊企業優惠貸款方案,曾發失業補助,減稅,發放現金券或消費券等方式,看看能否重振經濟,至少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插個題外話,就個人立場,其實並不覺得「經濟」需要一直成長,GDP非得每年以N%的數字向上攀升,好像「經濟成長」就一定與「國民幸福指數」和「繁榮」有正相關似的。這種以GDP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本質上根本不健康也不可能永續,但這是另個議題,有機會再來撰文分析之。

回到最受影響的產業:觀光來看,因為限制飛航而少了國際觀光客,而本地民眾又消費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只好靠政府來「大撒幣」,不過多半是針對整體的補助方案,例如美國的「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及「關懷法」,斥資數千億美元直接用於用於補貼中小企業雇員薪資,對弱勢團體發放食物券等; 又或像是歐盟,也宣布撥出5千億歐元,提供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優先用於幫助企業營運,以及穩定就業市場等。

而單獨針對觀光相關產業進行紓困,倒是並不多。除了英國財政部在2020年8月有短暫端出「5折優惠餐飲券計劃」,鼓勵民眾多去餐廳用餐,一半費用由政府支出,另外日本也有提出Go To Travel規劃,讓民眾可透過特定旅行社訂購旅遊行程,最高可由政府補貼一半。此外,就是台灣也有推出相關的旅遊振興方案,希望引導民眾,增加國內旅遊的意願。

以成果來看,無論是英國,日本,還是台灣,國內觀光的消費數字,的確有被拉抬起來,看似也稍稍緩解業者的燃眉之急。但後續的可能引發的問題與連鎖效應,卻也值得思考一下。

舉例來說,在眾多的選擇之中,多半觀光客會選擇沒有去過的地方,而造訪同一景點的「回頭客」,在比例上仍是比較少的。也因此,當疫情過去,能出國的都往外跑,而沒預算出國的,又因為「已經玩過那些在地景點」而失去新鮮感的時候,諸多靠補貼硬撐的國內景點,是否還能恢復過往的人潮水準,就很值得觀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