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因為政府撒幣政策,也會造成所謂的「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因為可以請領補助的關係,原本3000的房價變成剩下1500(假設政府補貼一半)。對於民眾來說,他並不會認真知曉房價仍是3000,而是僅會記得自己「只付了」1500,便認定了房價就該是這個價格,畢竟,台灣民眾早被cost down給慣壞了。要嘛政府有本事有預算一直補助下去(但這當然不可能),否則在事過境遷之後,價格回覆到原來水準,消費者恐怕就不見得樂意了...
這還只是消費端的問題,反觀業者端,也不乏因撒幣而產生的問題。如同健保詐領一樣,某些不肖的旅行社,飯店業者,取得民眾身分證資料後,便可造冊請領補助,這是比較惡劣的作法。但更多的,是搭配降價促銷,直接把飯店的售價降到與補助款同額度,讓民眾可以「0元」住宿,如此招攬人氣,短期內倒是引起一些效果,但不難發現,會被這種方案吸引的,多半也不會是什麼優質的旅客,更多的,是社區原本的居民,抱著「反正不用錢」,又「在自家附近」,不住白不住的心態,長遠來看,也不會真正對提升觀光有所助益。
旅遊補助就跟QE一樣,不見得撒錢就能刺激經濟,更值得顧慮的,是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台灣的國內旅遊,即便在沒有疫情的時候,也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無論是過去高度仰賴陸客的做法,或是長久以來,「賣房間」的思維為核心,並未做到「賣文化」與「賣在地連結」,或提供能創造回頭客的深度旅遊行程,白白浪費了許多的資源。這次因為政府撒幣而免強生存下來的業者,若不能真正提升品質與競爭力,只是想著如何節省成本,降低售價...恐怕很快也會再度面臨流失旅客,經營日益困難的問題。
「賣房間」的思維有多可怕?一位資深的飯店經理私下透露,在台灣,很多飯店業主只想看到住房率很高,把每個月賣了多少房間,直接訂為KPI指標,這讓不少經理人乾脆與旅行社,訂房平台合作,給出很低的折扣價,住房率當然很好。第一年如此操做下來,眼看住房率能到七,八成以上,第二年開始,飯店業主很可能就會開始要求營收也要跟著提高,special price沒有了,住房率便跟著下降,績效不好,經理人便再轉往下一間飯店,故技重施。再說了,有了第一間飯店的資歷,以及第一年高住房率的績效,通常也能談到不錯的待遇,如此反覆跳巢,薪資水漲船高,然而,「草包終究還是草包」,無法跳脫「賣房間」的思維,觀光旅遊終始終是在比的是cost down和CP值,難怪越來越多(也越精明)的民眾,寧可選擇出國也不想在國內旅遊。
撒錢就像重症下猛藥,短期內或許可續命,但要治療痼疾,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要能正興旅遊,結構性的改良,與整體素質和品質的提升,才是觀光產業永續經營的最好辦法。
*作者曾任職於聯合國科技部門,派駐過歐亞非不同城市。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再生能源,永續發展,以及社會創新等議題。喜歡旅行,觀察,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