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國務院回覆總部位於巴黎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來函詢問台灣地位時,再次重申美政府對於「台灣法理地位尚未獲得解決」的立場始終未變,儘管美方認知海峽兩岸的國、共雙方皆反對此一論點。台北退出聯合國後,英國政府內部分析指出,全球主要已開發國家如美、法、加拿大、澳洲、日本、義大利等國,皆傾向台灣主權地位尚待國際最後確定,唐寧街十號的決策人士不禁好奇,實際統治台、澎、金、馬地區的國民黨政府,如今既已失去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在七○年代以前,國、共領導人互視對方為仇敵而欲殲滅之,但在海峽兩岸「同屬一中」的立場上,彼此並無懸念。然而,隨著國府的外交地位一落千丈,國民黨宣稱代表全中國的論述不再具有說服力,而本省人的民意歸向遂成為兩岸關係中一項重要因素。一九七二年夏天,年僅三十歲的台籍律師張政雄獲選美政府「領袖計畫」前往華府交流,這位在三十年後出任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年輕律師,在國務院內的一席談話讓美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台灣若要避免未來數年內遭對岸統一,唯一的出路是要讓所有民眾深信,島上刻在執政的這個政府具有充分的正當性,是真正屬於台灣人民所擁有的政府,欲達此目的,惟有讓本省人當家作主,才能不再受到外省集團的打壓與歧視。
「本省人意向」成為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
張政雄的看法足以代表台籍菁英的心聲,此時初掌國政的蔣經國不可能沒察覺到一股不可逆轉的政治海嘯已經到來,當他著手推動本土化工程之際,也開始默默形塑台灣「有別於中國大陸」的主體性,藉以尋求打破國際孤立,爭取更多民心的支持。一九七一年夏天,眼見美政府已著手改變對華政策,小蔣密派親信王昇,與中央情報局台北站長葛瑞康(Conrad LaGueux)會晤,除了要求華府應設法保住台北在聯合國的席位,以免中華民國一夕之間成了「非法」的存在,並希望美方堅守中共不以武力攻擊台、澎、金、馬的底線,美方立即注意到王昇的談話似在微妙傳遞蔣經國希望維持台海「現狀」的強烈意願,不再如過去一般堅持反攻大陸,或者強調「台北代表全中國」的立場。
此後數年,蔣經國即使未拋棄「漢賊不兩立」的原則,卻也逐漸以更務實的態度,推動與東歐共產集團在內無邦交國之間全方位的「實質」關係。美政府觀察到小蔣有意藉由彈性的作法,讓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維持著有別於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實體與認同,讓「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在逆境中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縱然小蔣不可能對「光復大陸」的基本國策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但在面對國際空間不斷遭受壓縮的不利態勢,他除了在法統上繼續堅持「一個中國」之外,也必須讓理論上涵蓋著廣袤三十五行省與西藏、外蒙古的「秋海棠」中華民國,與現實上僅統轄台、澎、金、馬的「海島」中華民國,兩者之間進行概念上的區隔,強調台灣自身與對岸在政治社會、經濟制度、核心價值與意識型態等各方面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