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20日發布《2021新聞自由指數》報告,南韓及台灣仍維持亞洲前2名,世界排名分別位居第42、43名,而挪威、芬蘭維持全球冠亞軍,瑞典及丹麥則是季殿軍互換,顯示「北歐模式」依然是世界新聞自由的榜樣。另外,新聞自由狀況良好的國家數比2020年少1國。
無國界記者(RSF)東亞辦事處主任艾瑋昂(Cédric Alviani)表示,南韓和台灣的新聞自由程度相同,且都受到政治和商業利益很大影響,其中台灣媒體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編採缺乏獨立性,「媒體不應淪為政治工具,而是要報導真相」,並稱台灣媒體有時很難讓閱聽人辨識是新聞報導或業配文章。
至於「北歐模式」,艾瑋昂強調,北歐國家能有今日程度,文化是原因之一,「民主發展需要很長時間,但台灣也做得不錯」,而北歐國家嚴肅看待媒體,「媒體不應向特定政黨靠攏、介入政治爭議,要以報導真相為主」。他也說,希望看到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以相同標準審核所有電視台換照。
#RSFIndex @RSF_inter 即將發表2021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
— 無國界記者 繁中 (@RSF_tc) April 20, 2021
新聞業是預防造假資訊的疫苗,在130多個國家(佔RSF評量國家的73%)受到阻礙 #Thread pic.twitter.com/Ew4vzJybXu
記者遭攻擊成德國退步主因
RSF指出,德國評分跌出新聞自由狀況良好或極佳標準,使得2021年達到此標準的國家減至12個,而德國排名滑落的原因,主要是數10名當地記者報導反對防疫措施的示威時,遭到極端主義和陰謀論團體支持者攻擊。RSF稱,儘管歐洲仍是最有利新聞自由的地區,但媒體遭霸凌的情況大幅惡化。
馬來西亞是新聞自由指數退步最多的國家,從世界排名第101跌至第119,因為馬來西亞藉由疫情,頒布緊急法令打擊有關COVID-19的「假新聞」,並於3月12日生效,警察獲得授權取得電腦數據資料,包括密碼和加密密鑰,且不論馬來西亞公民是在國內或海外,全都適用該法令,因此引發極大爭議。
RSF表示,泰國、菲律賓、印尼、柬埔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也以對抗「虛假」資訊為由,把批評政府的行為入罪化,而緬甸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政府曾以打擊「假新聞」之名,在2020年4月封鎖逾200個網站,2021年2月1日軍事政變後,恢復過往限制、打壓媒體規定,新聞自由瞬間倒退10年。
獨裁政權藉疫情操控媒體
「就像COVID-19在中國出現後,蔓延到全世界一樣」,RSF直言,「審查制度這種病毒也擴散至亞洲和大洋洲,並在該地區各地逐漸扎根」。RSF提到,香港是中國散布媒體審查病毒的首站,「2020年6月實施《港區國安法》後,現在北京可直接干預這個半自治的『特別行政區』,對當地新聞業構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