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蔣經國真是蔣萬安爺爺?林孝庭:抗戰間頻赴桂林探章亞若並非偶然

2021-04-27 09:10

? 人氣

「蔣經國與陳誠」

問:蔣經國與陳誠之間有瑜亮情結,黨外有自由派勢力阻撓,自己具有「太子」身分,接班過程有何波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答:蔣經國所具備的「太子」身分,在接班過程中可謂兩面刃,一方面固然可以在父親蔣介石的栽培下,在各領域有磨練甚至犯錯的機會,然在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被海內外扣上「父傳子」與「家天下」之大不諱,蔣經國反而在爭取接班的過程中,顯得綁手綁腳,障礙重重,一直要到1960年代中期、陳誠因病去世之後,國民黨內的權力槓桿才明顯地傾向於小蔣一邊。

除此之外,蔣經國早年留學蘇聯、信奉社會主義、取俄國女為妻的背景,在東西方冷戰對峙的年代裡,可謂「政治不正確」至極,也讓台灣最重要的盟邦美國對他無法全然加以信任,這同樣構成蔣經國權力路上的重大阻礙。

蔣介石與蔣經國。(圖/維基百科)
1954年,已故總統蔣介石與長子蔣經國合影。(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蔣經國的用人哲學」

問:為什麼選擇李登輝接任副總統,而不是林洋港?如果孫運璿沒有中風,李登輝會接班嗎?

答:我們思考「蔣經國接班人」此一問題時,不可忽略威權時代國民黨是「以黨領政」,黨主席的地位高於總統,是國家大政方針最後的拍板者,如按照此一脈絡來觀察,蔣經國心中真正屬意的接班人,應當從他希望挑選何人來接替他領導國民黨此一角度來思考。1984年之際,很顯然這個人應非是在國民黨內根基仍薄弱的李登輝,如果孫運璿沒有中風,他確實是有可能受蔣之託付,日後在國民黨內挑起更重要的角色。

根據憲法規定,副總統乃備位元首,1978年蔣經國挑選了本省籍的謝東閔擔任副手,應是考量省籍平衡之下所做的決定。此例一開,到了1984年,本省籍的李登輝或者林洋港都可能是蔣的副總統可能人選,只不過我們也必須思考,在「以黨領政」的時空背景下,不論李或者林繼任總統後,究竟是否能握有真正實權,實不無疑問,嚴家淦擔任總統的時候,台灣的國政掌握在黨主席蔣經國手上,即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蔣經國與台灣奇蹟」

問:台灣引以為傲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是在蔣經國執政時期,台灣成了亞洲四小龍,蔣經國當時如何突破萬難打造台灣經濟奇蹟?與重要技術官僚的關係為何,蔣經國究竟懂不懂經濟?

答:蔣經國在1930年代贛南時期與1940年代上海經濟管制時期都曾處理過經濟議題,成敗互見,因此說他完全不懂經濟,似乎不妥,不過蔣經國本人倒是曾在日記裡多次承認他不懂經濟。

持平而論,蔣早年受到社會主義與計劃經濟思維的洗禮,到了晚年,他對於許多重要的財經與民生議題,有著近乎執著的堅持,傾向於把經濟政策與實踐放在「道德」天秤上來衡量,這就讓他與麾下若干財經官員之間發現分歧,其中幾次較嚴重的爭議,都與被世人尊為「台灣科技之父」的李國鼎有關。不過主政之後的蔣經國,基本上還是願意放手讓諸如孫運璿、李國鼎等技術官僚來推動而不多加干涉,這也造就了今日台灣受到世人所稱羨的高科技發展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庭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