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通識專家黃藿教授在同期刊物中也為文說明,台大上一輪通識教育課程的規劃,曾完成《台灣大學共同與通識教育改革之研究》,提出三種建議方案:一、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模式;二、均衡選修(Equal Distribution)模式;三、學院核心課程模式。黃藿遺憾地指出,台大目前的通識變革,「並沒有經過足夠的研究與檢討前置作業,就在論述不足的情況下通過了新的通識教育學分與修課規定的改變,手段之粗糙不免令人遺憾。」他批評,「這樣的通識課程學分抵免與採計,除了討好學生外,有怎樣的理據,或是否符合通識教育的目標與精神,或者有更高深的教育理念做為指導呢?」
台大對通識教育的迷失,在考招新制的爭論中最為明顯。今年11月23日聯合報的報導,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表示,「長久以來,考招的討論都沒有問業界的看法,應該問問台積電、聯發科等公司的觀點,和對人才教育的期望。」
張副教務長的問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於2015年10月4日出席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新書發表論壇,早就給出了答案。針對「目前台灣教育遇到瓶頸,到底如何培養出趨勢下的人才?」這樣的問題,張忠謀表示「到了大學,通識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他指出「大二之前應該著重在通識教育,包含基礎科學、經濟、歷史、文學和藝術等,大三、大四可以加一點專業,但不要超過一半,碩士則是完全專業」,他相信,「這樣訓練出來的人會是領導人才。」
十幾年前,黃崑巖院長曾說過「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這乃是歐美知名大學及張忠謀對通識教育的期待之所在!但觀諸台大這幾年的教育變革,明顯已逐漸拋開通識教育的理念。這樣的學校,如何值得我們給予更高的期待?
近幾天媒體報導,青輔會針對1萬2千名大學生的調查,發現高達4成以上表達,如果再選一次,不會再選原來的科系!這樣的數據,有人認為彰顯性向興趣不合;但另一方面,未嘗不是學生興趣未定,更值得我們省思各科系過度專業化的危機。
此時此刻,台大應該思考大一、大二不分系的重要性。幾年來,筆者百思不解的毋寧乃是:縱觀全台,有那個大學像台大一樣,有這麼完整的系所?這樣的條件,最有資格推動大、大二不分系,讓學生至少有二年的時間,發展未來的興趣及專業。但台大就硬是沒有這樣的規劃,寧不怪哉?
不知台大此次參加校長遴選的所有候選人,可以給我們滿意的答案否?
*作者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