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繳的管理費,怎麼變你家財產!老社區常見財務問題,專家:最好這樣解決

2021-05-13 11:21

? 人氣

老社區財務管理出問題非常普遍,解決之道就是依法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制定規約,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圖/翻攝自Google maps)

老社區財務管理出問題非常普遍,解決之道就是依法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制定規約,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圖/翻攝自Google maps)

我們想讓你知道:全台各地有許多老舊社區,早年便宜行事,導致管委會收費機制沒有法律地位。作者提醒,為避免日後衍生帳目不清的爭議,最好還是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選派專人管理公共事務。

受台北市政府委託執行臺北市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擔任計畫主持人,所以,造訪了許多老舊社區。老社區的問題積累很多,有些問題非常普遍,例如,社區財務管理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某棟華廈,屋齡已屆40年,社區沒有管理委員會,慣例由住戶輪值每年一次,負責社區事務與財務處理,對於管理費住戶間頗有共識,約定好每戶每個月固定繳納一筆錢,作為管理維護以及修繕之用。沒有管理委員會,也就沒有公共銀行帳戶,許多年前,就由熱心住戶提供私人帳戶供社區使用,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將錢存在這位先生帳戶,住戶及其本人都視之為公用帳戶,當哪一戶輪值到管理社區事務時,該存摺也就隨之交接。

歲月流逝,提供該私人帳戶的老先生某日壽終正寢,膝下多名子女大部分旅居國外,老先生去世後,子女們便將他留下的遺產一一處理。幾個月後,大樓的住戶才驚覺,存了幾十年,這筆高達數百萬元的社區管理費已被老先生的子女們當作遺產分配完畢,於是住戶與老先生的子女們鬧上了法庭。(延伸閱讀:住大樓沒管理員,連垃圾都要自己倒!網友點出一個背後原因,讓人直呼太生氣)

老社區財務不清極為普遍

「社區公共基金與管理費存在私人帳戶」的情況,在沒有管理委員會的老社區,極為普遍!因為沒有依法定程序成立並報備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銀行無法開戶,社區住戶若有共識繳納公共基金與管理費,必然都是借用私人帳戶,但隨著時間推進,許多存放在私人帳戶裡的公款就容易產生一大堆財務管理的問題,甚至嚴重糾紛。常見的問題,如該案住戶要面對被私自動用的風險。又如,財務不公開透明,管理費用計算不合理、不公平或有人欠繳苦無法律強制力的問題等等。

我曾經訪視一個社區,四十幾年來,都由一位起造當年的地主戶管理,因為位處優良商業地區,連續不斷有外牆廣告收入,該住戶利用外牆廣告收入支應社區費用,從未向住戶收取管理費,也從未公開財務收支報表。

也曾經有住戶跟我諮詢,該社區有幾戶三十多年來長期不繳管理費,欠費高達數百萬元,該怎麼辦?經實地查訪,該社區從未正式召開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管理費收費標準都是部分鄰居之間喬出來的,管理委員會由熱心住戶輪流擔任,錢存在私人聯名帳戶。這樣的欠費,能依法律程序追討嗎?當然不能。(延伸閱讀:為何多數人寧願住透天,也不要買電梯大樓?過來人曝2大缺點超有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