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來,台灣反因防疫績效國際地位水漲船高,軟實力突飛猛進,這並非只是蔡政府的大內宣,知名CNN國際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札卡瑞亞在《後疫情效應》新書中盛讚台灣防疫「近乎完美」,他的解讀是因為台灣有尊重科學、專業的領導人帶領防疫。
札卡瑞亞此文從全球的民粹政治脈絡來看台灣防疫,新冠疫情號稱誠實病毒,這幾年來各國民粹領袖許諾虛幻利多和找尋假想敵,都能在其國內政壇呼風喚雨,但在這一波防疫馬拉松賽中,最先現形的都是民粹領袖,從美國總統川普到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他們輕忽疫情,最後不但個人染疫,國家也陷入瘟疫煉獄;最新的案例則是印度,川普和的民粹是嘲笑科學、不信任專業;莫迪則是另一種民粹,他任由執政黨數百萬人宗教活動群聚,是政治利益凌駕防疫專業的民粹。
相反的,台灣過去一段時間不但染疫人數屈指可數,這且這樣的巨大成就是在沒有封城、市場照常運作的背景下完成,英國《經濟學人》所屬機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公布2020年民主指數,台灣在167個受評比國家地區排名第11,還遠超過美國,正是因為防疫成功並未因此犧牲個人的行動自由。
對於台灣的表現,札卡瑞亞書中肯定的是前副總統陳建仁,他既是公衛博士、又是流行病學專家,這可能有點誤解,在疫情中聲望拔地而起的是衛福部長陳時中,他雖有醫學背景,但並非是流行病學專業,然而在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的決策下,台灣防疫初期確實是中規中矩。換句話說,疫情中心一開始的決策透明、專業、長於溝通和公民社會的自發合作成為良性循環,造就了台灣一開始的防疫神話。然而,任何事務一旦成為神話,不論是被造神還是自我造神,伴隨出現的就是陰影和危機。台灣的防疫神話亦是如此!
去年,在陳時中聲望最高的時候,也是「小明」無法回台灣的時刻,醫者的誓言應該是救人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及國界,即使這樣的理想在現實世界無法企及,但至少要對同國之人一視同仁,但「小明」返鄉的權益,則在台灣疫情初期高漲的反中民粹中一併遭犧牲,相較於後來英美疫情嚴重、僑民仍能順利返台,並未確診的小明及其父母卻困在武漢數月、即使開學在即仍不能返台,陳時中及中央疫情中心在防疫第一關,就未通過人權的考驗,陳時中當時即使聲望甚高,面對滔滔民粹仍不能不低頭,留下了歧視和不平等的不光彩紀錄。
造神或被造神對決策有直接的影響,既然神不會錯、當然也不接受另類思考或作法,去年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主動檢測居家檢疫人士、而且查出確診,葉彥伯不但未因勇於任事找出確診者而受到獎勵,陳時中居然揚言要將葉彥伯移送政風,網軍也同時出動群起攻擊,攻詰葉彥伯因身兼台灣篩檢協會(該協會其實是做癌症篩檢)理事長,而被轟是圖利自己,到最後連主張快篩是親中這樣的主張都甚囂塵上;陳時中挾主管機關權威獨斷裁決於理有虧,但疫情中心排斥篩檢的最大影響是,台灣無法正確評估疫情,全台灣也因此處於零疫情的假相中,在這樣的虛幻安全感下,指揮中心又一口咬定台灣沒有社區感染,又怎能怪民眾群聚不帶口罩?不慎就可以傳染十幾人。
專業考量也束之高閣,例如,將華航機師檢疫從「5+9」放寬為「3+11」(居家檢疫三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十一天)的決策,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科學根據?也沒有任何配套,而身為檢疫旅館的諾富特管理又荒腔走板,更加其亂,華航、諾富特目前已累積36人確診,這幾天爆出的20幾例本土案例,也尚不能排除和華航感染源無關;對於這樣一連串疫情,陳時中或疫情中心從未解釋他們的決策過程,也不覺得有必要解釋,這樣的決策傲慢,難道不是造神的後果!
疫情此刻再起,這是相對不好的時刻,因為台灣防疫神話已逐漸褪色,陳時中公信力也開始受質疑,如何重建疫情中心的權威、而不是造神,攸關台灣防疫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