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灣近30年,在當地經營緬甸小吃,55歲的華僑彭世興,當年也是在緬甸就讀大學,但是來台後,受限於語言與學歷承認,起初也做過很多苦工,最後輾轉開小吃店。他回憶這樣的違建套房至少20多年前就存在,裏面只有一張牀,一個電燈泡,完全沒有隔音,「只要睡得著就很好的地方」。
從知識分子到懷才不遇
而在台灣討生活的緬籍勞工,也都是日薪工,有開工才算錢,收入漂浮不定,好的時候一天2800台幣(93美金),但也有800台幣(27美金)的日子。許多台灣建商、承包商常常因故拖延結款、甚至逃跑不付錢,讓很多緬籍勞工吃了悶虧,蘇良音說:「很多人沒錢,還去醫院排隊賣血換一餐」。
幾十年下來,當地也存在某種惡性循環,不少老中青的緬甸華僑或是緬籍勞工,常常一天到晚群聚在附近公園「清談」,蘇良音說:「講好聽是清談、說直接點就是抑鬱不得志」,這些原先在緬甸的知識分子,聊政治、經濟,大多自認懷才不遇。
在酒精與煙草都無法抒發憂鬱後,也有不少人求助非法藥物,精神恍惚:「晚上你走進巷子內看,很多針頭、注射藥物」,蘇良音隱晦地點出了當地的藥物濫用問題。他也認為,這樣的縱火問題,就是在這種不良循環下,稍微一個爭吵就直接爆發,「他可能犯罪當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台灣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主任張學聖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指出,中和縱火案是頂樓違建又加蓋的典型範例,因為違建本身就違法,也就不受台灣建築法與消防法的規範,一但發生火災,權責歸咎極為困難,「很多方面都有責任」。
台灣違建以1995年為分界,95年前的違建可以列入「緩拆」,95年後的屬於需強制拆除,根據台灣營建署1月統計,全台灣有70多萬件的違建問題。但是過往在拆除時,常會遭受到政治力介入、甚至議員關說,讓第一線的執法人員受到極大壓力。
違建拆除與外籍工安置
北京當局對於所謂「低端人口」清理的態度,有不少台灣人認為當局「雷厲風行」,而張學聖則說,兩岸土地制度本不相同,台灣是私有制、中國大陸是國有制。台灣在進行都市更新時,都要經過原住戶、建商同意,有其市場機制,中國則沒有所謂住戶同意問題,都是一紙命令。
張學聖還補充,學生與外地勞工永遠是違建住戶的最大來源,違建固然要根絶,這幾年政府大力推行「防災型都更」,軟性鼓勵老小區整建、遷移。他說:「台灣民眾是需要更大的誘因來決定是否會配合政府遷居,增加更多交通、就業、教育等誘因,可以讓更多民眾支持改建」。
這幾年為了讓台灣人更了解緬甸,蘇良音也跟當地政府爭取舉辦緬甸傳統潑水節,邀請當地原居民體驗緬甸文化,也努力舉辦文化導覽,介紹當地緬甸社群歷史「現在許多人對我們印象都改觀了」,政府也同意他們搬桌子到街邊喝茶,是屬於固有文化,不再強制取締。
而這場縱火,也讓台灣新北市政府決定鐵腕執法,從12月起將強制拆除目前列管的200多件頂樓加蓋又出租的違建。然而,蘇良音也認為,更重要的是這些合法依親來台的華僑與緬籍勞工們,應有的工作權與輔導等政府要切實做好,他感嘆:「不然這樣的悲劇還是會發生,絶不會只有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