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月兩次大停電,基本上,原因就是備轉容量不足,真的就這麼簡單。
513停電,一開始台電給的理由是匯流排故障,後來經濟部又說是員工疏失。517停電,照例又要編個理由出來,這次是甩鍋給核三廠1號機,以及責怪台塑雲林麥寮的三號機下午「沒按照計畫起來」。
517的停電理由,完全是胡扯,本來那兩個機組檢修完成的上線日期(核三廠5/24,台塑5/19)都還沒有到,怎麼可以怪到他們頭上?
至於513的停電,什麼人為疏失也好,匯流排也好,那都是其次。去追原因到一個人、一條線、一個元件、一個機組、或一個機制,那是台電的工作,但多數民眾只需要知道大的概念就可以了。
本來電網的設計,就是要能應對單點失效,不管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某電廠某機組不能供電出來,只要備轉容量率足夠,那結果最多造成地區性的分區限電,1小時內應可恢復,不會像513一樣,弄到全國要分區限電,長達5個小時,高雄出事,還牽連到台北去。
有人說,集中式電廠就是有單點失效的風險。這句話不完全對,也不完全錯。集中式電廠也可以有自己的風險管理,它可以有多個機組,多個送電迴路。一個機組失效,並不一定會牽連其它機組失效。一個送電迴路失效,也還可以有別的路送電出來。以核電廠來說,每個廠就都有兩條345 KV的線路,送電到全國電網上。
所以問題不在集不集中,而是風險的管理與設計。如果今天我們做一個電廠,讓它佔比到15%,又只有一條送電迴路,那當然超級危險,單點失效就必然導致全國停限電。順帶一提,未來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大火力發電廠的大潭燃氣廠,它也就只有一條345 KV的送電線路而已。
至於備轉容量不足的原因,就是因為基載電力不足(核電、燃煤),導致原來應該做為中載電力的燃氣,被拿去當基載用。燃氣的特性是可以快速升降載,但成本昂貴。今天我們把燃氣拿去做基載,我們就只用到它的缺點,沒有用到它的優點,聽起來是很蠢,但這個愚蠢的島就是在做這樣愚蠢的事。
再打個比喻,我們把部分主力球員趕出場外,把板凳球員全用上,又不補新的主力進來,等場上有人受傷了,很自然比賽就打不下去了。至於再生能源,它們角色比較特別,有風有光的時候,他們是球員,沒風沒光的時候,他們只是觀眾。
蘇貞昌還下令,叫經濟部一周內提台電改善方案。有這種長官,本身就是一種災難。就算把台電員工全逼死,換100次台電董事長,也沒有半點用處,物理現實不會改變,沒電就是沒電。
讓我反諷一下:用愛發電是沒有可能了,降低負載,物理上還有希望,蔡政府要不要考慮把企業趕出國內,就由台積電開始?別提能源轉型了,改推企業革命吧。
我原來預期今年七、八月,有很高機會看到分區限電,到2023以後,很可能一年要來個2~3次,沒想到,這一天提早來到了。但危機就是轉機,如果民眾知道會痛了,公投的時候,可以幫忙救救核四。還有,選舉的時候不要亂投票,要認真看候選人的能源政策,把票投給方向正確的人,慢慢地,我們才能把政策導回正軌,815、513、517就不會再重演。
但民眾如果停電了也不知道痛,還在找理由相信民進黨,說真的,神仙也沒有辦法救了。溫水煮青蛙,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蔡政府在政商壓力下,這條電力地獄之路,是不會走回頭了。民眾還是不要心存幻想,靠自己比較實在。
PS.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815大停電的wiki page,你會發現513/517事件,基本上就是815大停電的翻版,幾乎一模一樣。
*作者為清華大學電機博士,科技業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