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與烏龜在賽場上同時出發,敏捷的兔子在上半場將緩慢的烏龜甩得老遠,兔子心想自己一定會是這場比賽最後的勝利者,便決定先睡個午覺……。
接下來的劇情大家都耳熟能詳,兔子醒來後發現烏龜最終贏得比賽,懊惱不已。我國抗疫歷程就如同龜兔賽跑的翻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時,我國政府果斷封鎖國門、強制民眾配戴口罩、實行嚴格的居家隔離措施,成功控制病毒傳播,也讓臺灣的防疫成果躍上國際舞臺,成為一時佳話,然而,上半場防疫有成所爭取到的寶貴時間,卻沒有被政府善用去爭取下半場需要的疫苗。
臺灣在疫苗賽場上的進展,不論是「國內自行研發」或「自國外取得」都不順利,疫情指揮中心自2021年3月宣稱國產疫苗即將上路,但至今仍未見國產疫苗開始生產的蹤影,甚至完整的臨床試驗也未完成。當各國都在加速施打各類疫苗(如Pfizer、Moderna、Johnson & Johnson等),努力提升疫苗施打率並逐步解封,讓民眾生活回到正常時,我國卻只能施打數量極少且有較高血栓風險的AstraZeneca疫苗,導致今日全國疫苗施打率不到1%。
疫苗施打率低所造成的問題,在三個月前或許還不明顯,彼時社區感染尚未發生,臺灣民眾大多相信防疫有成,沒有施打疫苗的必要,甚至連高風險工作者,如醫護人員、機組成員等,施打率也極低。然而,2021年4月底發生華航諾富特飯店(Novotel)旅客與檢疫者混居染疫事件,蔡英文總統隨即於臉書發文,希望民眾「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你各位請上緊發條」,明確指出「更全面的保護是接種疫苗」。孰料,臺灣的疫苗施打量還未明顯提升,2021年5月一系列群聚感染事件:獅子會、萬華茶藝館、宜蘭遊藝場,各縣市接連爆出多起染疫確診案例,使臺灣單日本土確診案例高達180人,甚至有感染源不明者,指揮中心不得不趕緊宣布雙北市自5月15日起進入為期兩週的「三級警戒狀態」。
隨著染疫人數攀升,民眾搶買物資和湧入醫療院所施打為數不多的新冠疫苗,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臺灣單日接種人數曾高達3.2萬人,顯見臺灣民眾面對疫情蔓延,願意承受不良反應和血栓風險施打AstraZeneca疫苗,只是無奈國內進口的第一、二批疫苗只有寥寥無幾的30多萬劑!(註:2021年5月19日進口的41萬劑第三批疫苗,尚未開放施打)即便目前累計施打人數達到18.6萬人,已經超過現有疫苗的一半,全國人口施打率仍然不到1%,離群體免疫的目標仍然有很長的距離。換言之,臺灣現階段疫苗施打率極低的關鍵因素,並非民眾「不願意」施打有血栓風險的AstraZeneca疫苗,而是民眾「想打也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