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希望或絕望? 由重考現象審視台灣教育體制

2021-06-01 05:30

? 人氣

新的 111 大學招考制度,同時採計了學科能力測驗、分科測驗的成績,也意味著若在 1 月底的學測表現失常,更難在 7 月僅僅靠著分科測驗翻身。(naosuke ii@flickr)

新的 111 大學招考制度,同時採計了學科能力測驗、分科測驗的成績,也意味著若在 1 月底的學測表現失常,更難在 7 月僅僅靠著分科測驗翻身。(naosuke ii@flickr)

根據大考中心 100 學年度至 110 學年度的統計,非應屆生佔學測的報考人數比率,最低已達 6.59%,而在近三年來,重考生所佔的比率,皆在 10%以上,最高則是在 109 學年度上升至 13.38%,代表著每 8 人就有一人選擇重考。 新的 111 大學招考制度,同時採計了學科能力測驗、分科測驗的成績,也意味著若在 1 月底的學測表現失常,更難在 7 月僅僅靠著分科測驗翻身,不禁讓人憂心,未來是否會惡化重考的現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非應屆生占學測報名人數百分比。(資料來源:大考中心/作者自行製圖)
非應屆生占學測報名人數百分比。(資料來源:大考中心/作者自行製圖)

親身經歷的重考生態與作息

曾經身為一名大學招考的重考生,親身體驗了重考生活,而重考的目標中,又以醫科為大宗。光是我就讀的重考班,一班內就有多達 160 位的學生,還不包含其他重考補習班以及同間補習班的其他班級人數。平均一學期十萬塊 以上的學費,在台灣的補習文化下,眾多的重考生更帶來了一定的商機。

而我選擇重考,其實是因為想要上醫科,因為身為高中三類組,沒有醫科以外可以明確發展的興趣,加上希望未來的工作可以幫助人,又有一定的自主權和經濟能力,因此才會希望拼拼看醫科。

在我重考的生活裡,每天早上七點半就要開始寫考卷,一路上課、讀書到晚上九點四十,中間的下課時間是禁止嬉鬧的,僅能安靜的去上廁所。這樣的作息,每天從星期一持續到星期六的傍晚,除了睡眠的時間外,一天接近全程的時間都需要百分百的投入在考試的學科上。

重考作為一種賭注 失敗以外,那些沒有人告訴你的風險

或許對於那些透過重考而成功考取理想科系的人,重考是相對投資報酬率高的選擇。然而,我身邊不乏重考二至三年卻依舊對於未來迷茫無助的同學,也有許多失敗了決定再重考一次卻陷入無限循環的同學。而我自己本身,也沒有透過重考考取理想中的醫學系。

對我來說這樣的經驗,最可怕的並非是因為盡力卻無法達到理想成績的遺憾,而是因重考強烈的競爭壓力,需要將自己的時間接近百分百的投注在研讀學科上,反而縮小了自己的視野,更無法看見重考以外其他人生的可能性。且因競爭激烈,得失心重、挫敗感大,或許能練就強大的心理素質,卻也變相的導致許多重考生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喪失了自信心,而陷入自責的循環,忽略了如何照顧自己的心情,也忽視了探討「我為什麼不想努力」或是「別人推崇的讀書方式適合我嗎」等等的根本性問題。

上了大學後的生活,讓我意外的發現有太多比起成績來說更重要且更吸引人的事情,例如那些在傳統學科上較不被重視的「軟實力」以及社會上更多元且創新的職業型態等。除此之外,我也發現到自己的心理狀態的好壞,也成為自我管理最核心的部分,並非是一昧地像重考班強調的逼迫自己咬牙苦撐,努力熬過。相反的,如何滿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給予自己一定的同理與寬容,才是能穩健照著自己的計畫走下去的關鍵。甚至我也發現到,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並非如同當初我認為僅對於醫科有興趣的認知。在大學接觸到的許多領域裡,還擁有太多我未知的事物需要我持續探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