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召開疫情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與德國BNT談判始末,從去年8月開始洽商,到12月底雙方幾乎已確認合約,卻在1月初發生轉折,BNT在1月15日表明要延後簽約時程,後來合約遲遲無法完成。
陳時中表示,我國在去年8月20日跟德國BNT洽談,中間有許多討論、也曾跟代理商談,後來11月11日開視訊會議來談,討論技術資料、可能性等問題,最後12月底就雙方合約作最後確認,31日提供最終版本;1月6日報行政院核定同意購買,用電子郵件回覆合約的掃描檔送回BNT。
陳時中強調,這份合約是雙方都確認的最終版本,1月7日時曾就新聞披露的限制做交換意見,後來1月8日依照BNT建議準備新聞稿,對方也回覆沒意見,當時就要宣告合約已經成立。但在4個多鐘頭後突然收到BNT來函,強烈建議調整中文新聞稿中我國二字改為台灣,1月15日又收到BNT回覆,因重新評估全球疫苗供應量及調整時程,簽約時間將延後數周,後來仍無法完成合約。
陳時中:台灣目前疫苗供應已經很充分,估計還能拿到3000萬劑
陳時中無奈表示,當時合約都已經敲好,最後卻為了一點點問題未完成合約,他感受到是因為合約外的問題。他直言,採購疫苗需要時間溝通準備,也看到外界很多人想幫忙,但台灣目前疫苗供應已經很充分,接下來還有其他疫苗要進來,估計還能拿到3000萬劑,如果要進口疫苗必須先思考可行性,如果要進口BNT疫苗,還要先提出冷鍊規劃。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