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五月中旬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至今已有數千人確診。也因為疫情嚴峻,新冠疫苗從乏人問津變一劑難求。目前,政府下訂的疫苗數量多少,何時抵達等相關信息欠缺,民眾質疑聲不斷。
為了阻止疫情蔓延,自上週起,台灣許多民間團體,私人企業和政治人物加入全球疫苗採購行動,讓更多疫苗盡早來到台灣。然而,政府起初反應冷淡,疫苗是「戰略物資」外界協助購買仍須嚴格審核把關,引起反對黨及若干輿論質疑,有聲音懷疑蔡英文政府是否有意拖延,「緩不濟急」。
面對輿論及民意反彈,總統蔡英文週一(5月31日)發表談話表示,感激台灣民間近來熱心幫忙找疫苗資源並宣佈內政部次長陳宗彥將與民間團體接洽,經濟部長王美花與企業團體溝通,推動疫苗採購工作,而政府也會確保疫苗的安全、可靠。
民間力量
疫苗情況吃緊,在自製「國產疫苗」尚未進入第三期實驗之際,有關盡速取得德國輝瑞(BioNtech)及牛津/阿斯利康(台灣稱AZ)、美國莫德納(Moderna)等疫苗成為台灣燃眉之急。
近期,台灣國際宗教組織佛光山、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以及學者張亞中等人都陸續表態願意協助採購或捐贈各國及中國大陸疫苗。
郭台銘在昨日(6月2日)由其妻曾馨儀代表前往衛福部遞交申請,表示正與德廠BioNtech接洽,希望能購買500萬劑BNT(復必泰)新冠疫苗舒緩當地疫情。
佛光山代表趙怡則告訴台灣媒體,該機構願意將過去透過Covax「全球疫苗取得機制」訂購的嬌生(JohnsonandJohnson)疫苗轉送給台灣,數量約在20-50萬劑。
張亞中則說,透過北京及大陸台商可以確保為台灣採購五百萬劑中國大陸生產的國藥疫苗,不過台灣目前法令仍禁止中國大陸制的任何疫苗進口。
台灣政府將疫苗視作「戰略物資」,民間組織或個人的採購計劃需符合「八項公文」,涉及接洽單位以及運輸計劃等,引起民間組織及輿論批評。譬如,台媒「聯合報」連日多篇文章抨擊蔡政府稱,這一舉動是在故意拖延郭台銘外採疫苗努力和有保護主義之嫌,意在變相幫助台灣國產疫苗上市。
面對各方批評及民意反彈,蔡英文週一(5月31日)宣佈建立政府與民間對話機制,稱其政府會盡速協助包括行政流程、原廠資料等疫苗安全等審查工作,讓民間不用再自己想辦法。
郭台銘提出疫苗採購送件後在臉書發文稱:「感謝政府協助,重申與政府密切合作,疫苗採購不是上街買菜,在全球都在搶疫苗的情況下,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力配合政府的相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