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研究院出版的《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邀集國內外社會學者,針對台灣近20年來的經濟發展與轉變,探討台灣的經濟如何從過去的「奇蹟典範」移轉到如今的「衰退典範」。而今(15)天的新書發表會上,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指出,近年兩岸的經濟互動下,中國以商業化進行統戰或政治控制,已成為新興的當代中國現象,尤其攸關到台灣在政治與經濟發展上的生存問題,不可忽視。
吳介民:技術「創新」、商業化成統戰新興包裝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從兩岸政經互動的層面切入指出,近年「跨海峽資本」回到台灣,並成為中國政府的政治控制、代理協力的角色,已然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議題。
吳介民指出,中國進行的統戰商業化、審查商業化、經濟利益動機與政治目標的結合,是一種非常當代的、新興的中國現象,「以前所聽到的統戰,是戒嚴時代時會讓人毛骨悚然的典型統戰,而現在的新發現是,必須從商業化的角度去看中國的統戰策略。」
「我們可能活下去,但要用甚麼方式活下去?」
吳介民表示,「為什麼要研究這個現象,其實不用我做太多的解釋,這些與台灣政治或經濟的生存、以及國際上的關係,都非常相關,其實是一個生與死的問題」,而不只是台灣生存與否而已,吳介民進一步指出,「我們可能可以活下去,但是要用甚麼方式活下去?」
吳介民也提到,中國的創新從制度、到技術,在近年世界都有目共睹,其中特別受矚目的三個領域包括經濟科技(如電子支付、共享經濟)、社會控制(如網路實名制)、統治正當性,不過吳介民同時也表示,這些究竟是「創新」或「退卻」,仍是一個問題。吳介民進一步舉例,中國所謂的共享經濟,概念並非源自於西方對於共享概念的發展,而是以「創新」的意涵,與中共的政治控制同步進行、相互共構,像是運用共享所獲得的大數據,進而達到政府控制的目的,而這些都是台灣與中國經濟互動下重要的問題。
而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未竟的奇蹟》編者李宗榮也指出,從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的「奇蹟典範」到近20年發展後的衰退,台灣的市場已經遠離了「黑手變頭家」、「健康的資本主義發展」的樂觀想像,如今企業集團家族化、大型化已成事實,國家的角色退位,在金融市場越來越自由化的狀況下,其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應該被正視。
李宗榮進一步說,例如協力網絡是過去台灣的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快速發展的重要機制,但如今卻似乎看到了它的極限,而中小企業的運作模式改變後,台商因生產成本因素外移至中國,更衍伸了許多問題,例如經濟利益與中共政治的共構關係,都是需要被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