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謙觀點:從貓熊看疫苗,蔡政府堵截上海復星BNT的上中下策

2021-06-15 05:50

? 人氣

台灣要採購BNT疫苗,內外都有壓力,波折重重。(AP)

台灣要採購BNT疫苗,內外都有壓力,波折重重。(AP)

2007年秋天,當時已經知道快要結束首個執政周期的民進黨政府,幹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當時的陸委會、海基會,把各種富有實際兩岸談判經驗的中老年官員抓來,給中青年官員,加上部分的社會大眾──主要以青年群體為主,進行了一場聯合陪訓,一方面總結、提煉因為兩岸談判中斷而出現空窗的實務,同時也有在任期眼看著行將結束之際,試圖在文官隊伍當中繼續植入和延續自身主政理念DNA的用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時的陸委會主委和現在一樣;具體負責營隊籌辦事務的總召,應該是當時的特任副主委兼海基會秘書長、現在已經和蔡政府越行越遠的游盈隆;於今仍然受到蔡本人重倚的傅棟成、詹志宏,印象中都是講師,也下到小組裡來教課。然後李登輝時代的張榮豐老師則是營隊課程設計的總教頭,印象中應該還是談判演練過程中的統裁官。雖然當時剛從行政院副院長位置卸任不久的蔡英文,因為沒有公職角色,所以從頭到尾沒有出現。

但是從後設的眼光回看,這個教學陣容還有當時營隊中所計較的種種眉角,不消說,風格和路數還是很蔡氏風格的。畢竟整個扁朝,蔡英文就是兩岸政策形成中的靈魂人物(之一,或沒有之一)。

在活動中,海陸中青年官員和社會青年們被混合編組,打亂成四方,中A中B台A台B。具體談起來的時候,就是中國A隊和台灣A對談,中國B隊和台灣B隊談,大家互相借鏡。用來演練談判的主題,就是熊貓。狀況就是,如何處理大陸當局突然提出要送台灣兩隻貓熊的提議?

按照當時營隊設計者所剖析的談判要件給分,整個談判的核心要旨,就是避免台灣一方在過程中受到矮化,不能讓兩岸關係特殊化。所以在民意當時普遍希望台灣能有熊貓的給定背景下,作為台灣政府既無法斷然拒絕,又要想辦法不讓這個事情以一種台灣政府不願意見到的方式成局,那就要在談判中設置很多的關卡。

而作為陸方團隊,就要想辦法去攻這些關卡,指出這些關卡的不合理之處,然後在盡可能把事情辦成、把熊貓送進台灣的大前提和有限的靈活通融空間下,絕對避免製造一中一台或任何形式的國與國關係。

大家的任務目標就按照上述兩個軸線展開。大家在陽明山上的台銀招待所捉對廝殺若干日。

當時的台灣A隊、B隊們,所要求主張的就是陸方既然要送,可以,但首先為了符合檢疫和國際生態保育慣例,這個贈送和接受熊貓的事情,台灣主張要按照華盛頓公約,也就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辦理才行。

作為陸方,當然就要避免此一贈送行為須經過該公約的登錄和處理,但可以在涉及動物保護的實務性和具體環節上比照辦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