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防疫資優生打不到疫苗:《紐約時報》解析亞洲、歐美疫情「風水輪流轉」關鍵

2021-06-16 18:23

? 人氣

亞洲疫情:日本東京銀座街頭,行人戴著口罩。(AP)

亞洲疫情:日本東京銀座街頭,行人戴著口罩。(AP)

回顧2020年,當歐美國家被新冠肺炎風暴強襲,台灣、南韓、澳洲、泰國等亞洲國家的疫情相對穩定;但時至今日,歐洲多國已陸續解封,美國職業運動的賽場也重新擠滿球迷、搭機度假的人潮湧現,亞太地區的防疫資優生們卻深陷疫情復發、封鎖、長期關閉國界的泥淖中。

當台灣、泰國、越南相繼面臨一年多來最嚴重的疫情,東北亞的日本正疲於應付第四波感染潮,同時擔憂7月東京奧運可能引發的新冠大爆發;中國廣州則出現Delta變種病毒株的本土疫情,當局啟動嚴格封鎖措施,更連帶影響中國南方繁忙的航運港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歐美逐漸展開後疫情新生活之際,對於亞洲46億人口的大多數人而言,今年剩下的日子恐怕與去年無異,許多人都在問:外出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減少出門的防疫例行公事何時能畫下休止符?

為何一年前的防疫模範,如今卻最難擺脫疫情?《紐約時報》直指,雖然各國情況略有差異,但亞洲恢復常態的腳步之所以遠遠落後歐美,問題癥結正是這些國家起初並不急於為國民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才導致當前的困境。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C. Jason Wang)長期追蹤各國新冠防疫政策,他告訴《紐時》(NYT),亞洲各國偏好的防疫策略——邊境管控——遏制病毒蔓延的成效已經到頂,「要終結疫情需要攻守兼具,而攻擊手段就是疫苗」。

亞洲拚防疫 歐美賭疫苗

從去年春天起,美國和歐洲數國便決定把終結新冠疫情的希望押注在疫苗上,政府迅速核可疫苗使用之外,更不惜預先砸下數十億美元的重金,就是為了搶下第一批疫苗。《紐時》指出,單就美國來說,疫情高峰期每天有數千人死於新冠肺炎,這些疫情重災國對疫苗的急迫需求一覽無遺。

輝瑞疫苗、BNT疫苗、新冠疫苗(AP)
輝瑞/BNT新冠疫苗(AP)

反觀當時的台灣、澳洲及南韓,無論是靠著邊境檢疫將病毒擋在社區外,抑或以廣泛篩檢、接觸者追蹤等措施防堵病毒傳播,都成功將感染率與死亡人數壓得相當低。因此,在這些基本上已控制疫情的亞洲國家,公眾普遍對新冠病毒的嚴峻威脅相對無感,政府也不急於投注成本在尚未證實成效的疫苗之上。

到了今年初,各國政府雖陸續與藥廠簽約購買新冠疫苗,隨之而來的現實卻是疫苗現貨供不應求,交貨日遙遙無期,而就人道主義的觀點觀之,亞洲疫情相對輕微,難以要求藥廠優先發配疫苗,種種因素都導致亞洲各國低迷的疫苗覆蓋率。

全亞州目前約有20%人口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日本僅有14%,台灣、泰國、越南的接種比例更都只有個位數。相較之下,法國已有45%人口接種新冠疫苗,美國的接種率更已突破6成。

如今,社群媒體上充滿紐約客接種疫苗後笑嘻嘻擁抱朋友的照片,巴黎街頭的咖啡館重新開張;與此同時,南韓網友則忙著用「疫苗地圖」APP查詢住家周邊是否有剩餘疫苗可預約施打——通常是一無所獲——有網友抱怨道:「剩餘疫苗真的存在嗎?還是它就像韓流偶像的演唱會門票一樣,總是在0.0001秒就秒殺?」

儘管變種病毒的威脅兵臨城下,但人們對日常生活受限的容忍度正在降低,不過在疫苗覆蓋率提升前,亞洲各國的領導人斷斷不敢貿然放鬆管制,澳洲政府已表示將繼續關閉國境一年,日本目前也依舊禁止幾乎所有的非國民入境。

如今看來,防疫資優生亞洲並沒有擊敗病毒,病毒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會輕易就範。在剛結束最新一次封鎖的澳洲墨爾本,多哈堤研究所(Doherty Institute)疫苗與免疫研究小組負責人諾蘭(Terry Nolan)直呼:「如果我們不是被困住,那就像是在黏膠或泥濘中等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