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抗持續下,所謂冷戰2.0逐漸成形,夾在其中的台灣更被《經濟學人》稱為世界最危險的地區。中研院院士吳玉山19日分析,小國組在兩大強權間,對於兩強的態度有不同策略選擇,改變策略時本來就容易引起強權的不滿。吳玉山說,而從馬英九到蔡英文執政,台灣態度改變成為美國伙伴,引起中國反彈;此外台灣的選擇,受國內制約的程度遠超所有國家,包括統獨、國家體制、政黨競爭以及民族主義等因素。
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峰會日前閉幕,峰會公報也提及台海局勢。龍應台基金會19日舉辦線上思沙龍,邀請中研院士吳玉山解析現今國際情勢下,台灣該如何理解自身處境與面對未來。
吳玉山表示,如今美國與俄羅斯、中國衝突的局勢,讓兩國彼此成為準盟友關係,也讓從東歐到東亞出現兩個斷層線,包含第一島鏈上的日、韓、台灣與菲律賓等國夾在中美之間,以及東歐的烏克蘭等國夾在美俄之間,世界也因此進入冷戰2.0的兩極體系。
「台灣改變策略,導致中國採強力手段施壓」
吳玉山說明,《經濟學人》稱台灣是最危險國家,這要跟同樣處在斷層帶上的東歐國家比較,其實處境都很危險,兩強之間的小國策略,包含樞紐、避險者以及夥伴三種選擇,像台灣現在完全是美國的伙伴,而馬英九時代是靠近美國的避險者。
吳玉山進一步指出,台灣從過去的避險者到成為美國夥伴,原因就在於執政黨輪替,習近平上台以來對周邊國家都採強硬態度。吳玉山說2012到2016年兩岸關係很好,甚至上演馬習會,中國想採取惠台統戰的方式,將台灣納入影響範圍,但2016年政權輪替後,兩岸緊張態勢升高,習近平也藉此在台海全面練兵。
小國各種策略選擇,各有各的優缺點,吳玉山表示,如成為樞紐恐怕兩面不討好,當避險者雖然跟其中一方較好,但跟另一方也不錯,但這不是想當就能當。吳玉山說,而其實調整策略會比單單處在某一策略更危險,國內政治未必支持,強國也會被惹毛。所以台灣從馬英九到蔡英文執政時,才會從本來被周邊無視,突然變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調整策略後,讓站在不利地位上的中國,採取軍機、航母繞台等手段,開始施加很大的壓力。
吳玉山也指出,從陳水扁到馬英九上台後,馬英九轉變成改善與中國關係,這個策略變動當時對美國不會造成太大壓力,因為那時美國的主要敵人是反恐,但等美中衝突出現後,台灣又改變策略時,中國的反應就會很強。
「台灣的選擇,受國內制約程度最大」
至於是否能借鏡同樣處在斷層帶上的小國策略?對此吳玉山說明,在亞洲國家中較能跟台灣對比的是韓國,希望採取中間路線,但兩強常常對此不滿意,因此又回到傳統位置。吳玉山也說,但除此之外,台灣本身還有不同於所有國家的特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