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驚滔駭浪的1941─國府與蘇聯鬧翻的利害得失

2021-06-27 07:20

? 人氣

雖然在東歐或者北韓這些由蘇聯紅軍親自「解放」的國家,最後都無一倖免淪為共產主義國家,但是史達林還是遵守了他對邱吉爾的承諾,沒有干預英軍對希臘共產黨的鎮壓行動,同時也拒絕支持法國和義大利的共產主義暴動,只因為地中海和西歐在他看來都是英美的「勢力範圍」。這並不是指史達林沒有赤化西歐的野心,而是在與納粹一戰後,蘇聯已失去與英美攤牌的實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所以蘇聯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休養,才能考慮是否要赤化西歐,或者是把世界革命推行到底的問題。在1943年10月舉行的莫斯科會議上,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便開宗明義強調了史達林的主張:「如果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想要達成協議,就必須有個分隔,這是你的勢力範圍,這是我的勢力範圍,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時間拉回到對日抗戰爆發前,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革命已經徹底失敗,國軍攻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江西瑞金,迫使工農紅軍逃竄到延安。史達林明瞭中共無力赤化中國,且蘇聯又面臨德國與日本夾擊的危機,決定向蔣中正伸出橄欖枝。他不只要支持中華民國抵抗日本,還希望中國共產黨能夠集體加入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將中華民國轉化為親近蘇聯的國家。

換言之,只要中華民國成為蘇聯「勢力範圍」,採取無條件親近蘇聯的外交政策,史達林將支持蔣中正領導的國共聯合政府。這是為什麼從1937年到1939年,蘇聯積極支持蔣中正對抗日本的原因。史達林對蔣中正的支持,不光是提供飛機、戰車、火砲及槍械而已,同時還號召全世界尤其是亞洲的共產主義革命者投身國民政府的抗日事業。

抗戰初期,現身漢口機場的蘇聯志願對飛行員。(許劍虹提供)
抗戰初期,現身漢口機場的蘇聯志願對飛行員。(許劍虹提供)

蔣中正的「國際縱隊」

蘇聯打從列寧革命以來,就以國際主義為號召推動世界革命。史達林雖然更像沙皇而不像列寧,但表面上是共產主義者的他還是比沙皇多了一個武器,就是號召國際共產主義者在海外充當蘇聯馬前卒,推行有利於蘇聯的外交或軍事行動。比如1936年到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中,蘇聯就號召來自全世界,包括中國的左派份子前往伊比利半島支持左翼的共和政府對抗右翼軍人佛朗哥。

抗戰爆發後,不只中國共產黨在史達林要求下與中國國民黨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日本、朝鮮與中南半島共產黨都集結到了中國,成為蔣中正的「國際縱隊」,就如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國際縱隊」一樣。比如中華民國空軍在1938年5月19日對日本九州發起的「人道遠征」,投下的反戰傳單就是由日本左翼作家鹿地亘所撰寫。

過去筆者介紹過的朝鮮義勇隊隊長金元鳳,還有中南半島共產黨領袖阮愛國(後來的胡志明),都在抗戰爆發後進入中國,接受過國民政府的領導。台灣義勇隊創辦人李友邦將軍,雖然有著強烈的祖國情懷,可是在共產國際「一國一黨」的原則下,來自日本殖民地台灣的他仍是廣義上的「日本人」,屬於「國際縱隊」的一份子。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