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改變了全世界,在封城政策下,全球各地百業蕭條。不過,在歐美卻有一個產業——「心理健康數位新創公司」——不論產業規模、資金挹注都紛紛擴張,成為疫情中異軍突起的黑馬。
由於疫情帶來的心理負擔與社交限制,「線上諮商」在市場上炙手可熱,更受到投資人青睞。而在德國,因《數位治療法》(Digitale-Versorgungs-Gesetz)認可數位醫療合法性,不僅費用可由健保負擔,醫生通過審核後也可透過數位App開處方箋,提供了數位醫療在德國發展的良好基礎。
新冠疫情加重心理負擔,心理健康新創異軍突起
2020年秋天,新冠肺炎正式在德國爆發感染,隨著染疫人數上升,各式規範互動的限制也越發嚴格,餐飲業、零售業等產業也紛紛在政府要求下停止營業。
然而,這些為了維持公眾身體健康而不得不為的措施,卻為許多人帶來心理上的負擔。一名長期受憂鬱症所苦的患者施密特(Jonas Schmidt)便告訴《德國之聲》,和朋友保持聯絡對他來說本來就不容易,而每周一次的諮商會談,也很難完全取代人際互動,因此,這些疫情帶來的改變對他影響甚鉅。為了尋求心理上的支持,施密特開始使用一款心理健康App「Selfapy」。
「Selfapy」在2016年由布魯姆(Nora Blum)和貝巴赫(Katrin Bermbach)與舒茲費德(Farina Schürzfeld)三人共同創立,此平台結合了線上課程與個人化的心理照顧,至今已累計超過3萬用戶。
Es ist geschafft! Auch unsere psychologischen Online-Kurse bei Generalisierter Angst- und Panikstörung können nun kostenfrei auf Rezept verordnet werden! In DE sind jährlich etwa 2,7 Mio. Menschen betroffen & können nun eine neue Form der Regelversorgung erhalten! #DiGA #DVG pic.twitter.com/GftCKo9zHR
— Selfapy (@SelfapyApp) June 22, 2021
在新冠疫情之前,Selfapy就稱得上心理健康App這個範疇中的佼佼者,是相當受投資者青睞的新創企業,在2020年1月已獲得一筆高達600萬歐元的資金挹注。不過,隨著疫情升溫,Selfapy卻變得更加炙手可熱。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德國有許多人與施密特面臨相同困境。不論是既有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或者是過去從未受憂鬱症或焦慮症所苦的人,都受到新冠肺炎在心理層面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許多心理治療的服務隨著疫情而中止,或者改採線上方式進行。
根據「NAKO」(德國針對群眾健康最大型的研究計畫)的問卷調查,「不論輕微或嚴重,有明顯憂鬱症狀者」在新冠疫情下比例由6.4%上升至8.8%;在60歲以下的德國人這個群體中,焦慮及憂鬱症狀增加了,其中又以年輕女性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
比起在疫情爆發之前,Selfapy的使用者增加了將近3倍,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以Selfapy照顧員工的心理健康。創辦人布魯姆向《德國之聲》透露,從跟Selfapy合作的公司數量來看,單單在疫情爆發這一年期間,就跟過去4年加起來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