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反托拉斯戰爭中的那些政治

2021-06-30 06:20

? 人氣

除了反壟斷外也告訴企業誰是老大

至於中國對科技壟斷力的打擊,則更是政治意味濃厚到化不開。啟動反壟斷,算是始於去年的螞蟻金服事件,在上市前突然喊停,直接導火線是馬雲對政府金融監理的批判,官式理由是其金融風險與監理考量,但幕後消息則指與受益人中有對習陣營構成潛在挑戰的政治世家(如江澤民家族),才是讓習近平出手砍斷螞蟻上市之路的原因,這當然是「非常政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之後,北京對阿里以反壟斷名義裁罰28億美元、又劍指騰訊等其它科技巨頭,外界認為其透露的訊息是中國科技廠商的「野蠻生長」時期告終,許多企業紛紛被約談、警示,北京不會讓科技巨頭不斷坐大、而且掌握那麼多寶貴重要的數位資料,官方態度非常明確:整頓市場紀律、避免壟斷獨大,更告訴廠商:我們在看著你,別搞不清楚誰是老大!

歐洲的情況較特別,這波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對象幾乎全部是美國科技廠商: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四騎士」全部在內、更早還有高通等,倒不是歐盟「護短」,而是歐洲本身未出現壟斷性的科技廠商,也因此歐盟的反壟斷打的是「國際政治」:美國政府對歐盟拿美國科技廠商祭旗表示不滿。

美國反壟斷鷹派掌權或有利調查

各國對科技巨頭加強監理與遏止壟斷勢力,其實已推動一段時間了,但從未如現在一樣的「真切」,科技巨頭有可能被擺上祭台上切割,除了法令逐漸緊縮外,拜登政府任命2位以反壟斷著名的學者進入國家經濟委員會與貿易委員會任職,被外界視為「反壟斷鷹派」取得權力,勢必會有具體行動的徵兆。

美國過去百年間,曾經有幾次轟轟烈烈重大的反壟斷事件,最著名的當然是世紀初的標準石油及80年代電信巨人AT & T的2大分拆案,另外2個著名、最後卻不了了之的反壟斷調查案是IBM與微軟在電腦與作業系統上的壟斷勢力。對今日的科技巨頭而言,最值得警惕的是:一旦沾上反壟斷調查,可能纏訟多年難以脫身、無暇專注未來發展而嚴重影響與打擊公司發展,即使最後逃過分拆命運,但實力必然受損:正如IBM錯失主導PC時代、微軟被行動世代抛棄一樣。

碰上反壟斷官司,企業不死也半條命

至於這場反壟斷戰爭的勝敗,現在還談不上,當年AT & T早在1913、1949年就已2度遭遇反壟斷官司,但都成功化解且持續茁壯,第3次才被分拆。而反壟斷官司動輒纏訟10年,期間也可能和解(交點罰款是最廉價又簡單的解決方式)、或因政治因素停止調查,己成氣候的巨頭們當然會全力阻擋甚至反攻,這場官民鬥法的反壟斷大戲,應該可上演數年,大家可慢慢品味欣賞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