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侯友宜臉書經營大輸柯文哲,論述能力輸給施政能力並非好事

2021-07-06 05:30

? 人氣

5.寫作基調混亂,筆出多門:6月18日侯貼出自己19歲到萬華的往事回憶,整篇都在回憶自己就讀警官學校時對萬華美食的印象,最後以19歲與萬華結下不解之緣做終,原本是可以在萬華被汙名化的同時,激起民眾同仇敵慨,停止口水一起抗疫,卻浪費一篇「我與萬華人站在一起」的好題材,整篇充滿過客姿態的無病呻吟,只有美食,沒有臉譜,只有地名,缺乏土地關懷,更缺乏同理心難激起共鳴,不僅缺乏論述能力,寫作能力連大一新生的水準都不如,猶如中學生日記,堪稱失敗中的失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之,6月10日貼文寫道侯友宜在三峽火葬場遇到確診死者家屬,不僅有畫面、有故事、有對白,有心情論述,觸及的是所有社會的共同情緒,堪稱充滿人味的佳作,但綜觀侯友宜的臉書,這樣的佳作太少,刻劃太少,

6.欠缺直播溝通的雙向互動:柯文哲經常透過直播論述政策與看法,也因為他經常暴走,表情逗趣或眼歪嘴斜,從傳統文宣角度是不受控的表演者。但也許這些不受控與胡亂發梗,本身就是一種設計。侯友宜偶爾的防疫會議影像,過於官方缺乏彈性,應該嘗試不同的角度與場景,找出侯友宜最適合且最舒服的一種表達方式,畢竟臉書不是市政會議也不是警察勤前教育,要懂得用更庶民的方式與民眾互動。

必須不斷嘗試並開發新的受眾

簡而言之,侯友宜必須理性的檢討,從留言分析自己臉書的積極留言追蹤者與分享者,不斷嘗試並開發新的受眾,從外在輿情分析與政策對應,透過縝密的討論與評估,拿出對案後,簡化成淺顯易懂的庶民語言與生動標題,替自己想要推動的政策或防疫建議甚至能喚起民眾迴響的心裡話,透過臉書化為民眾耳邊的故事語言,透過一次次貼文拋出風向球,與民意不斷互動。

這並非將侯友宜網紅化,而是增強侯友宜這個品牌的形象深度,臉書關注程度也許無法換成選票,但卻是年輕族群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一個不會說故事的人,是無法成為好的政策領航者,沒有辦法說好故事,有再好的願景也無法感動群眾。

*作者為前媒體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