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台灣成為危邦亂邦,問題出在10個「要不得」!

2021-07-15 06:40

? 人氣

這些顯而易見的矛盾與刁難都是不恤民瘼所致。而且把規範的訂定丟給地方,造成一國多制,民眾到每個地方都必須先搞清楚各縣市不同的複雜規定,否則可能誤踩地雷,隨時都會收到各種名目的罰單,這又是「不恤民瘼」的要不得做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10713-微解封首日北市西門町電影院僅有少數民眾前往購票。(顏麟宇攝)
微解封首日北市西門町電影院僅有少數民眾前往購票。(資料照,顏麟宇攝)

當然,不敢大幅解禁或是解禁引起疑慮,關鍵都在疫苗施打率低,只有疫苗覆蓋率達到群體免疫值才能真正解封,否則微解封只是開小縫。但為什麼不能買到夠多的疫苗且適時到貨?問題就出在中央在疫苗的採購上同時犯了「不脫政治」「不肯下本」「不能超前」等多方面要不得的錯誤。

上海復星代理BNT疫苗明明是不可繞過,卻因「反中」過頭而直接與德國總廠洽商,臨簽約又因名稱上的政治考慮而破局;復星原來要賣上千萬劑,我們只要200萬劑;美國蛋白質次單位疫苗諾瓦瓦克斯(Novavax),各方看好,日本訂了1.5億劑,台灣卻只要200萬劑,只好站在一邊慢慢等;AZ疫苗代工,原本有希望,但不願砸重資以保產能,導致流產。這些都是「不肯下本」的小兒科作風造成的後果。

疫苗採購不力是眼界不足缺陷造成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疫苗採購不力就是「不能超前」的眼界不足缺陷造成的。不能居安思危,以為疫情平穩就可不去搶疫苗,以為預定接近人口數的量就夠了,不像許多國家訂了數倍人口數的疫苗,因為一個人打上3劑是必要的,或許還要再追加。

其他方面該有的準備,也是一應具不全,無論核酸檢測、快篩、藥品、救急醫療器材、隔離處所、負壓病房、可用來疫調的實聯系統樣樣短缺,由於「不能超前」預見,所以在具體措施與設備採購上完全「不做預備」

疫情初期管控良好,就忘乎超前部署的必要,雖然自吹做了超前部署,但實際上完全沒有預備性部署,事到臨頭才發現要什麼沒什麼,樣樣短缺,因而貽誤抗疫大計,平白犧牲許多無辜的生命。

藝人賈永婕募捐342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陸續分送給各醫院。(取自賈永婕的跑跳人生)
藝人賈永婕募捐342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陸續分送給各醫院。(資料照,取自賈永婕的跑跳人生)

其實,這些都是學者專家一講再講的,但指揮中心就是「不信專家」,想要專家背書,卻未真正尊重。竟連闖下大禍的飛行員檢疫縮短為「3+11」也未經專家小組開會討論,就由主管官員逕行決定。那要專家參與什麼呢?

有的,專家可為政府片面決定的政策背書,像國產疫苗可以未作第三期人體試驗,就以「免疫橋接」的方式取代,這種偷工減序的籌謀,逼使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辭去疫苗審查委員職位。

更可議的是,立法院國民黨團提案要求審查會全程公開,陳時中卻以「會造成壓力」為由拒絕,充分表現「不願只有痛定思痛,徹底改正這些要不得的錯誤透明」的要不得作風。立委追究「3+11」會議的開會過程,要求公開會議紀錄,陳時中又以「沒有會議紀錄」唐塞,硬把「不肯透明」貫徹到底。

「不求貫徹」造成防疫破口、防控不力

真正該做得徹底的事,指揮中心卻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比如普篩,明明可以及早篩出染疫者隔離治療,及早切斷傳播鏈,但陳時中一直以各種理由拒做,連機場普篩都不做,快篩不做也不部署,不僅延誤防抗疫情,更使檢測設備與人力嚴重不足,在疫情爆發時刻呈現檢測能量不足的短缺。如此這般「不求貫徹」,正是疫情出現破口與防控不力的根本原因。

面對疫情威脅人民生命,衝擊人民生計,政府卻犯了「不經協調」、「不盡負責」、「不尊地方」、「不脫政治」、「不肯下本」、「不能超前」、「不做預備」、「不信專家」「不願透明」、「不求徹底」等10個要不得的錯誤,難怪台灣成為危邦與亂邦,疫情緊繃不接,人民怒氣沖天,也讓國際看貶台灣。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政府必須痛改前非,徹底革除這10個要不得的病症,才能強化疫情的防抗,恢復人民的信任。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