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咸浩專文:傾城傾國的譯者

2018-01-06 06:20

? 人氣

作者表示,譯者切勿小看自己,他可以載舟也可覆舟,可以傾城更能傾國;當心中培養了和平的根苗,宇宙竟可能因他的翻譯而獲得和平。(顏麟宇攝)

作者表示,譯者切勿小看自己,他可以載舟也可覆舟,可以傾城更能傾國;當心中培養了和平的根苗,宇宙竟可能因他的翻譯而獲得和平。(顏麟宇攝)

2003的美國影片《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片中描寫一名知名但頹喪的中年男影星及一位失意少婦在日本邂逅後,由於兩者都在外國語言與文化之中有點茫然失措,而突然產生了彼此相濡以沫的需要。片中男星受邀到日本拍攝名牌威士忌Suntory的廣告,但日籍翻譯每每將導演複雜的指令過度的簡化,以致導演與演員之間毫無溝通之實,這類遭遇使得這位男星益發陷於一種孤寂的困頓之中,也導致了他與女主角的曖昧情素得以醞釀發酵。在無意間,譯者的馬虎(錯誤),造成了浪漫(美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前一陣子在台灣上演的韓片《南漢山城》提供了另一種對譯者的省思。本片講的是滿洲在入關前先試圖招降明朝的忠誠藩屬朝鮮,以鞏固其側翼。但因明朝於萬曆時曾派兵協助朝鮮逐退入侵的日軍,「恩同再造」,讓朝鮮對明忠心耿耿,故雖然滿洲軍隊已兵臨城下,朝中仍爭論著應戰或應降:戰則國破人亡但可不違主體意識及中朝之誼,降則可免兵災但需去冠折腰對滿洲稱臣。

片中朝鮮乞和特使曾質問擔任滿洲大將英俄爾岱(韓文音譯「龍骨大」)翻譯官的朝鮮人鄭命壽:「聽說你祖上也是朝鮮人,何以心不向祖國?」他回曰:「我的父母是奴隸,我一生下來就是奴隸。在朝鮮,奴隸可不是人!以後別再說我是朝鮮人!」在這種情境下的翻譯工作充分顯示出翻譯向來不只是語言訊息的中性傳遞者,也是權力關係的中介者。而前述對話更顯示,譯者要如何中介權力,與其心之所向有關,而心的方向又與「情」(而非「義」)有關。民族大義固然重要,但遭自己的社會踐踏之人,如何能以大義曉之?

說到明朝在萬曆年助朝退日之事,我們不能不提到一個更令人驚心動魄的譯者。萬曆年間,明的國勢已可謂風雨飄搖。但朝鮮既來求援,以中朝的父子關係豈能不救?因此明傾全國之力派大軍入朝,終於將倭人逐退至半島的南端,逼得日方不得不求和。然而,明廷上下竟找不到一個通曉日文的人,最後胡亂找來一個生於日本的江浙無賴沈惟敬。然而,帝國以此一人主導議和的結果是,他以一個超級大騙局玩弄了中日朝三國:他一方面對日方宣稱完全接受其苛刻的條件,另一方面卻呼攏明廷謂其所交付的任務──要日方接受無條件退兵等三條件──已經完成。而明朝政府竟是在一年多後才弄清原委!可見,翻譯的窘境,可以輕易讓國家利益遭蒙重大的損失。

2016年美國片《異星入侵》(Arrival)中的譯者則改變了地球的命運。故事始於十二艘外星巨形飛行物毫無預警的降落在地球不同地點,各國在困惑之餘均使盡全力試圖翻譯外星人語言以與之溝通。本片女主角與世界各地的譯者最後都破譯了關鍵語句:外星人來地球是為了「提供人類『武器』」。

但這個翻譯卻讓全球各大國開始彼此猜忌,中國甚至準備攻擊外星太空船。幸而女主角發現「武器」這個詞也可能有「工具」的意思,而了解到原來外星人來地球是為了贈予地球「宇宙語」這個工具,以便未來宇宙間能夠互助。最後,女主角成功的將和平的訊息傳遞至中國三軍統帥耳中,終於在千鈞一髮之際化解一場即將到來的災難。由此可知,譯者切勿小看自己,她可以載舟也可覆舟,可以傾城更能傾國;當她心中培養了和平的根苗,宇宙竟可能因她的翻譯而獲得和平。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