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的通往奴役之路

2021-07-17 05:30

? 人氣

20151129-朱立倫前往前中壢市代會主席吳嘉和家。(羅暐智攝)
桃園改制直轄市,讓之前縣轄自治單位都被消滅,圖為前中壢市市民代表會主席吳嘉和家。(資料照,羅暐智攝)

這形成了政黨派系凌駕地方派系,主流黨意勝過地方民意。得到民意已經不是重點了,而是得到黨的提名,此時,會出來選的不是最傾聽人民心聲的人,而是政黨覺得可以出來選的人。藍綠鬥爭的意識形態之爭便從地方的基層向上發展,成了縣市規模的意識形態之爭,至此藍綠之爭從基層到了縣市層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沒有了鄉鎮市長的舞台,導致了由鄉鎮市長跳到立法委員的路,沒有了。這產生了非常非常不好的影響。通常鄉鎮市長的票數會多過於地方議員,且會多不少,這讓鄉鎮市長向上選立法委員的門檻較小;而且鄉鎮市長由於是行政官可建設地方,在選舉立法委員時,有實際政績可受公評。

再來候選人,由於有鄉鎮市長的選戰,可自行評估其基本盤,這使得候選人挑戰立法委員的意願增加,且由於有其基本盤,所以受到政黨的影響較小,但由於上述的因素,隨著六都的直轄都沒有了。

議員要選立法委員的門檻比鄉鎮市長大的多,又沒有實際治理的政績可以拿出,只能以質詢及監督縣政府,提議縣市政府做建設來做為他的政績,但幫他站台的就是縣市長,他還是得依靠黨的支持,所以聽話的才有機會獲得黨的青睞,爭取到立法委員的提名。

20200110-前總統馬英九(右二)、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右一)、新北市長侯友宜(左二)以及各新北立委候選人10日出席新北團結選前之夜。(簡必丞攝)
前總統馬英九(右二)、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右一)、新北市長侯友宜(左二)以及各新北立委候選人出席新北團結選前之夜,候選人必須取得政黨奧援,否則很難當選。(資料照,簡必丞攝)

如果他是縣市的在野黨的話,他要爭取建設則較為困難,只能以嚴格監督及質詢來表現。在他選舉時,他只能以藍綠的意識形態來做為其競選方針。

在之前的選舉我們能看到,立法委員的選舉較年長的已經取得了黨的一席之地,所以獲得提名的流動率是不高的,就是還是那群人。而較年輕的候選人,由於沒有足夠的舞台,導致候選人在競選時,像是在包裝政治明星,沒有政績、沒有服務、沒有經歷,能拿出來的就是外表、學歷、黨的支持以及藍綠的意識形態。這使得藍綠意識形態的惡鬥,從基層到縣市,從縣市到中央。這裡補一句,有時候在上述的候選人時,不禁會想:我是在選政治人物還是明星?

黨意高於民意,且政黨凌駕在政府之上

1.在權力集中的過程中,政治體制被有意無意的帶往了政黨政治的方向,使得黨意高於民意,且政黨凌駕在政府之上。

2.當地方派系消滅使得政黨派系崛起,使得派系凌駕在政黨之上,派系決定政黨走向,間接的決定政府走向。

3.當派系凌駕政黨又凌駕政府時,使得實際上權力集中在極少數的政治人物身上,又無制衡的機制;政府還有分權的設計,而政黨就完全不是了,這導致黨政容易不分,且黨權能非常大的影響政權,且會產生以黨領政的政治。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縣市首長會議YCW_3866_蔡英文(余志偉攝)
總統蔡英文兼任執政黨黨主席,可能有黨政不分,甚至以黨領政的弊端。(資料照,余志偉攝)

4.政府壓迫百姓,有機構可制衡,但政黨呢?由政黨所引領的政治,非常容易將黨意包裝成民意,因為從地方到中央絕大部分都得依靠黨的支持與提名,所以在此狀況下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大部分都是依靠黨而出來選,因此百姓的選擇,是經由黨過濾後的選擇,但選出來後他告訴你這是民意,這是你們選的。

5.在此種政治體制之下,多黨政治難以產生,且會使得社會在每一次的選舉當中走向兩個極端彼此對抗,陷入意識形態的惡鬥當中。

社會在選舉時間到的時候進入躁期

這樣的社會如同有躁鬱症的患者,在選舉時間到的時候進入躁期,有活力且熱情,然後亂揮霍金錢;隨著投票日期的到來,躁期越來越嚴重,開始產生幻覺從而妄想到認知扭曲。攻擊性變得很強,且說著平常自己根本不會相信的話。開票後,漸漸的整個社會進入了鬱期,開始悶悶不樂、傷心、內心空虛、自我厭惡甚至自殘。

此時的我看著病患-台灣,疑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的社會到底怎麼了?也希望有緣看到此篇的讀者也能一起想想,我們是怎麼走到這裡來的,然後我們要走向哪裡去。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