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化石燃料驅動的經濟已達極限!」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強調,「我們必須轉向一種新模式。」
然而,這項計畫已經引來歐盟一些貿易夥伴的反彈。南韓政府評估,該政策可能會對國內鋼鐵和鋁業帶來衝擊,認為歐盟提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應該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不能淪為貿易障礙。
除此之外,歐盟內部也是分歧重重,例如依賴核能的法國,碳排放自然較低,但是波蘭主要仍靠燃煤發電,更重要的是如何安撫民心,畢竟家裡收到的帳單金額如果大幅增加,恐將削弱公眾對於減碳政策的支持度。
另一方面,部分環保團體認為,雖然歐盟訂定的規範立意良善,但仍不足以實現巴黎氣候協定遏止全球暖化的目標,也難以避免氣候變遷的可怕後果,他們認為歐盟提出「2030年減排55%」還不夠,而是應該著眼於65%。
至於汽車、金屬、航空和能源等歐洲在地企業,基本上對於相關政策表達歡迎,但也強調該項計畫必須公平適用於各行各業的國內外生產商,因為歐盟早有規範迫使企業減排,他們不希望在國際上面臨更大的成本劣勢。
整體而言,氣候變遷是場危機,同時也是促進轉型的良機,全球主要經濟體扮演領頭羊角色,面對無法一蹴可幾的綠色革命,各方同志仍須努力。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