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16日,楊恩擔任阿波羅16號(Apollo 16)指揮官,執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五次成功登月的任務,楊恩終於成為踏上月球的第9人。他還和同行太空人杜克(Charlie Duke)在月球上蒐集了超過90公斤的岩石樣本。
有趣的是,楊恩後來還曾擔任阿波羅17號的替補指揮官,當時主力指揮官塞爾南在任務前受傷,楊恩差一點獲得「第二次登月」的機會,不過塞爾南最終還是成功執行了阿波羅17號任務。
阿波羅計劃結束後,楊恩仍然繼續擔任太空人,還執行人類史上前幾次的太空梭任務,包括哥倫比亞號(Columbia)環繞地球37次的處女航STS-1,也是美國唯一一次在新系統第一次發射就進行載人實驗的任務;1983年擔任首次使用太空實驗室的STS-9任務指揮官,也是個人最後一次太空飛行任務。
勇於批評遭調職 最敢言、最在乎安全的太空人
在NASA眼裡,楊恩堪稱傳奇人物,曾與他共事的人員表示,楊恩出了名的冷靜、說話簡潔,但是又相當執著於安全檢查,有時都快把工作人員逼瘋了。「他對太空計畫而言是很重要的成員,」阿波羅13號指揮官洛維爾(Jim Lovell)在楊恩2004年退休時談道:「他會一直問大家,我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而當美國在太空項目上擊敗蘇聯後,依舊充滿熱情的楊恩仍持續希望美國再次登月、甚至登陸火星,希望尋找人類地球之外的生存地,可惜因為資金減少挹注並未成功。
楊恩在NASA中一向不惜進言批判,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造成7名太空人殉職,楊恩早在事故前3個星期,就親筆寫了兩張便箋警告安全危機,批評NASA因為任務壓力而置太空人的性命安危於不顧。但他因此遭到調職,於1987年轉任太空工程與安全顧問,直到2004年才正式退休。
楊恩在其2012年自傳《永遠年輕》(Forever Young)透露,他認為那一場調職是NASA給他的懲罰,但他從未後悔過一切,「技術上的事實一定要讓大家知道,我的個性就是如此,我會不顧一切後果說出來,認識我的人都必須忍受這些。」楊恩寫道。
楊恩在自傳也談到2003年哥倫比亞太空梭失事災難,該事故害死7名太空人,他也曾在事故前警告NASA不夠謹慎的作為:「我用備忘錄給大家一個當頭棒喝,說出事實(安全問題),說出『萬一如此』,說出可能的意外與應變措施,說出他們荒謬的官僚決策有多麼無蠢和危險。」
楊恩也表示,這麼多年來,他經常夢見多次太空災難中逝去的夥伴,尤其是1967年阿波羅1號火災事故,曾和他一起執行雙子星3號任務的摯友葛利森(Virgil Ivan "Gus" Grissom)在該場事故中喪生。「50年過去了,但只要想到那場火災,我還是常常食不下嚥。」
但是,楊恩一直到逝世為止,對宇宙探索的雄心從未減少,一再敦促NASA繼續拓展太空任務,他告訴媒體:「我們如果可以在太陽系其他地方生存,就代表掌握了延續人類的科學與技術,我在意的是全人類。真討厭,我錯過了那麼多的有趣機會。」
楊恩與他的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子一女,還有許多孫子與曾孫。楊恩過世後,曾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中,還在世的剩下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