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台大2028」 管中閔希望推動台大與國際頂大合作設立分校

2018-01-07 20:21

? 人氣

「向企業界募款,解決待遇低困境」

他認為,解決台大人才問題,目前他思考到二個方向,一個是透過企業募款,一年大約是3-5億元,希望藉此改變台大目前在教研人才待遇上的劣勢,博士生研究經費部分,未來則是希望跟教育部、科技部爭取到更多預算彈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管中閔說,目前全世界對人才仍有很大需求,因此,台大如果能透過國際合作提高師生競爭力,台大博士生畢業後「出路」問題自然解決,因此,他提出「國際頂大進駐」(U School)、「亞洲創意驅動平台」(C School)與人才生根台灣(T School)三項解決方案。

「廣邀校友及學生對未來大學共同發想」

他解釋,台大現在已經有創意設計學院,C School未來必須積極思考,如何讓課程更符合學生創意發揮,取法美國史丹佛大學「史丹佛2025」計畫,對於未來社會與未來學習,有更多的想像,這部分他未來將廣邀學生與校友針對「未來大學」共同發想,希望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未來大學的藍圖,他相信以台大在台灣獨特性,台大如果思索出「未來大學」的藍圖,這將成為台灣未來高教的藍圖。

在「國際頂大進駐」(U School)方面,管中閔表示,他希望台大未來能成為「連結歐美的國際學區」,參考國際頂大在新加坡設立分校,或是中國浙大與上海交大與國際機構合作設立國際學院做法,爭取國際頂大與台大合作。

管中閔過去在國發會主委任內,曾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爭取國際學校來台設立分校,對於台大與國際頂大的合作,他坦言,「別人已經走了很多年,台大應該找出台大在亞洲的相對優勢。」

舉例來說,台大在管理學程的設計上,不該再以傳統金融領域,而應該結合台灣目前在數位分析、人工智慧的優勢,從這些角度與國際合作,同樣的,在管理學院之外的理工農醫領域,台灣目前積極發展的智慧農業、智慧工業領域,也是台灣的優勢。

管中閔表示,國際大學來台設立分校,必須符合校地樓地板面積、師生比等諸多規範,台大利用現成校地與國際合作,等於讓國際大學與台大合作,自然符合設校標準,「我們不是只提供硬體,還要求台大教師也參與國際分校的設置,透過國際學校學程的參與,讓台大教師教學達到國際水準,台大所提供軟硬體資源,則可折算成合作資金,提供台大校務基金使用,改善台大師生待遇。

「事實上,台大與國際頂大合作國際學校,在台大校長楊泮池任內,包括企業捐款金額,原本都已經談好,國際學校的申請目前也已送到教育部。」

對於台灣高教工會,批評管中閔在國發會主委任內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引進國際學校,可能導致台灣高教資源分配惡化,管中閔強調,自由經濟示範區中國際學校來台設立分校,和台大與國際頂大合作,二者內容並不大一樣,他承諾,未來台大不管是任何國際頂大合作,他都會確保台大學生享有同樣機會,「不會為了推動國際化,犧牲了相對弱勢的本國學生的權益,讓沒有機會出國的學生,也能同樣享有修習國際學程的機會。」

近日,一名台大研究所學生張慧慈出版《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一書,強調「台大真的不是窮人可以來讀的學校」,管中閔表示,他有看到張生相關報導,也坦言台大學生背景,很高比率來自台北中產以上家庭。

管中閔表示,他自己在國外唸書的時候,看到有些國外學生為了唸書,在學校兼了二份工作,「一個進步的社會,必須提供機會,給需要的人,希望台大未來能朝這方向努力」,因此,除了獎助學金外,他也希望未來學校能夠提供弱勢學生更多工讀機會,台大師生關係向來很密切,希望未來台大各系所,能夠把相關工讀機會,提供給需要的學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