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林書豪是美國政府培養出來的?也談戴資穎經濟艙事件

2021-07-24 05:50

? 人氣

戴資穎前往東京參加奧運搭經濟艙,引發喧然大波。(資料照,取自戴資穎粉專)

戴資穎前往東京參加奧運搭經濟艙,引發喧然大波。(資料照,取自戴資穎粉專)

東京奧運選手的機位和旅館爭議,又帶來一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搬上檯面,讓一日球迷激烈爭辯的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就台灣整體的運動環境來看,台灣的體育是明顯不斷地在進步當中,尤其是「全民運動」這方面,各地方都陸續建有運動公園和運動中心,就連疫情「微解封」,最先開放的都是健身房,可見台灣人的運動習慣已經培養起來了。最起碼的起碼,現在學校也不會「借」體育課去考試了。

職業運動選手年薪不斷創新高

除了自己運動,看運動的風氣也越來越盛,職棒票價在疫情爆發前的幾年不斷上漲,進場觀眾人數還是頻頻創新高。體育台的NBA美國職籃轉播從一周一場、兩場、三場到現在天天都有,還時常一天播出兩場以上。美國大聯盟棒球、日本職棒,甚至韓國職棒都曾登上台灣的體育頻道,2019年台灣甚至是全球播出職業棒球賽事場次最多的國家。這些觀眾造就的商機,當然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良性循環造成投資者、觀眾、球員都越來越好的多贏。

當然,這次的問題還是出在「菁英運動」這方面,國內職棒選手年薪年年創新高──甚至還有年薪破千萬元台幣者不說,明年開始即將要有兩個職籃聯盟開打,羽球女王、也是這次經濟艙事件核心人物戴資穎的廣告代言,多到你根本記不住她在賣什麼?

談到前輩陳偉殷的狀況,王維中也用自身經驗,認為有兩個重要因素。(余柏翰攝)
有美國職棒大聯盟經驗的投手王維中,加入台灣職棒選秀後,和味全龍隊簽下為期5年3個月,總值為208萬美元的巨額合約。(資料照,余柏翰攝)

那,或許你要問,其它市場力不夠的單項運動怎麼辦?

這就衍伸出那個時常被翻出來的爭議:台灣政府到底有沒有好好的培育人才。這項爭議最常見的質問就是「如果林書豪在台灣能成為NBA球星嗎?」、「如果李安在台灣會成為奧斯卡金獎導演嗎?」

在20世紀國家主義狂飆下,奧運也成為一種「假戰」,最著名的當然是希特勒(Adolf Hitler)利用1936年柏林奧運吹噓雅利安民族優越論。而冷戰期間,奧運金牌數也被拿來做為民主和共產制度孰優孰劣的佐證。其他像是1988年首爾奧運、2008年北京奧運,主政者或多或少都有利用主辦奧運來操弄國族情緒的意圖。

人生只為「為國爭光」是悲慘的事情

儘管說奧運奪牌和國家實力有關實在牽強,但在國族狂熱下,要人冷靜的聲音往往被掩蓋。既然是「一切為國家」,忽視個人意向興趣和人生、由政府主導把運動員當成「國家資源」訓練管理,似乎也理所當然。於是有了北韓那種「輸了就去挖礦」的恐怖故事。

只是由政府主導就很難避免弊端。「經濟艙」事件又讓大家再一次「抱怨」台灣這幾年,各運動單項協會種種人謀不臧、派系鬥爭、不乾不淨。但不得不說這還不是運動(甚至所有可以比輸贏的技藝,像是電影、音樂)成為「國家輸贏」發生最糟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