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輝觀點:東奧奪牌的黃金三角—民族自信、經驗傳承、運動科技

2021-07-29 06:30

? 人氣

在郭婞淳勇奪舉重金牌後,台灣在東京奧運已累積1金2銀3銅的史上最佳成績。(資料照,美聯社)

在郭婞淳勇奪舉重金牌後,台灣在東京奧運已累積1金2銀3銅的史上最佳成績。(資料照,美聯社)

本屆東京奧運,中華隊增加了許多新面孔,這些來自台灣的年輕選手各個自信滿滿,面對賽場上老練的對手仍不怯戰,他們一心一意享受比賽,只為了發揮全力以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例如初登奧運殿堂的柔道男神楊勇緯,在金牌戰對上老練的高藤直壽,雖然輸在經驗,卻仍然大喊「好想要金牌」,顯示出年輕一輩的選手,在國際場合上越來越有自信,且越來越能處之泰然。我認為這種現象,可以歸因爲民族自信、心理自信、團隊自信的提升等3個原因。

獎牌數隨台灣的民族認同感升跌

1979年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後,台灣經歷了民族認同最低落的年代。因此在後續4屆奧運,得牌數皆未超過一面。直到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隨著本土教育深化,台灣的民族認同感大幅提升,台灣在2000年雪梨與2004年雅典奧運,各獲得了5面獎牌。

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台灣的主權屢次受到挑戰,台灣民族自信不斷受到中國打擊;因此得牌數量逐漸下降,在北京奧運獲得4面獎牌,並在倫敦奧運僅獲得2面獎牌的低潮,顯示出民族自信心對於運動場上的信心有高度的相關性。

2016年起,台灣的國際重要性大幅增加,能見度也隨之提升;台灣在世界的角色不再只是個海島國家,而是連大國都需要依靠的國際樞紐;台灣在此重新找回了民族的光榮感,並帶著台灣人的驕傲,在里約奧運獲得了3面獎牌。

我國跆拳道選手在里約加緊操兵。(中華奧運跆拳道培訓隊臉書)
台灣代表隊在里約奧運獲得了3面獎牌,圖為跆拳道選手當年在里約練習實況。(資料照,中華奧運跆拳道培訓隊臉書)

2019年以後,因為半導體供應、疫情、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各國爭相與台灣結盟,使得身為台灣人的光榮感倍增,民族自信也大幅增加,在東京奧運的前4天就獲得1金2銀3銅,超越台灣單屆奧運奪牌紀錄。

除了讓選手在場上奮力拚搏外,民眾也隔著電視機參與奧運;每一場比賽都使國人更加凝聚,每一次勝利都使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更加光榮;台灣便在選手與民眾的交互作用間,逐漸的團結並且茁壯。

選手個人的心理自信大幅提升

除了民族自信的提升外,台灣選手個人的心理自信也大幅提升;由於多數項目已經不是中華隊首次出賽,自小訓練起的選手,在許多參與國際賽事的前輩指導下,選手們擁有往例可以參考,不會因為在賽場上無所依據而不知所措。

例如,台灣的男子射箭隊中的湯智鈞,雖然只有20歲,在賽場上卻10分箭連發;他在事後表示,讓他能夠穩定表現而不緊張的原因之一,便是射箭國手雷千瑩在指導湯智鈞時,所給予的經驗分享。射箭隊老將魏均珩,也在團隊中扮演了鼓舞士氣的角色,帶領團隊破關斬將,並殺入決賽。

這幾年許多大學、企業投入運動科技的研發,國訓中心也將科技導入選手訓練,以掌握選手日常訓練量,同時也以科技進行競技情蒐,目前跆拳道、羽球、桌球、射箭皆建制了相對應的架構。讓選手享有最精確的體能訓練分析,以及策略判讀輔助工具,使得奧運團隊的信心也大幅提升。

例如台灣拳手陳念琴,就結合了清大的運動科技中心,由數名教授與博士共同研發系統,藉此進行對手進攻與防守數據情蒐,以針對不同選手各個擊破。

經驗傳承,科技導入團隊訓練

隨著台灣在國際上脫胎換骨,選手在國際場合上也展現出了十足的自信,民族光榮感為選手帶來驕傲;體育界前輩的無私指導,強化了選手在賽場上的心理素質;科技導入團隊訓練,使得選手更有策略的應付對手。

奧運還在持續進行,我相信選手們將會帶著台灣的驕傲、前輩的經驗以及專業的策略,在接下來的賽事上無往不利,並且為台灣爭取到更多的獎牌。
台灣選手,加油!

*作者為行政院政務顧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