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案一旦通過,美台行政部門首長都可交流互訪
而在此前,美國總統川普也在去年12月12日簽署《國防授權法》,明文可以考量美台軍艦互訪與停泊的可能性。一旦《台灣旅行法》也通過,對美台雙方的國防與外交,都有實質的提升。
丁樹範說,未來法案通過,川普就可以依法任命美國行政部門任何一個高級首長,前往台灣交流與互訪。而台灣總統也能授權副總統、行政院長、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等高級官員訪問華府。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劉復國則說,這項法案讓美台兩邊的政治溝通可以更上一層。然而,兩國元首可互訪是一回事,台灣有什麼國際性重大峰會能邀請到美國正副總統、或是正副國務卿,或是台灣正副總統或行政院長在什麼場合下可以去華府訪問,就要靠兩邊如何磋商。
1979年美台斷交以來,兩邊的政治磋商趨於台面下。過往台灣駐美代表甚至被禁止前往國務院大樓,只能約在旁邊的酒店。直到歐巴馬總統時期,美方才開放讓台灣駐美代表前去國務院大樓洽談公務。
避免得意忘形 謹慎處理兩岸衝突
對於台灣旅行法一案,中國官方也表達相當不滿的態度。
《人民日報》報社旗下的小報《環球時報》亦對此批評:「一旦落實,將幫助大陸下決心解決台灣問題。」 同時認為,台灣當局只想「口頭爽一爽」,這是個「摧毀台灣法」。
丁樹範建議:「中方的反彈是可以預期的,現階段他們籌碼很多,技術處理上要低調。台灣官方要注重實質關係,要有耐心步步為營。」
他同時指出,美國國內近來對中國多項金融投資都持反對態度,看得出來對中國有所戒心。這種情形下催生的台灣旅行法「並不會太意外」。
劉復國則擔憂,一些台灣獨立激進勢力會藉此炒作,一些情緒性字眼反而讓兩岸的衝突會擴大。「在強化跟美國關係同時,也不要激化大陸。」
他同時舉例,1995年前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在康乃爾大學上演講,講述台灣民主化進程,卻引發兩岸緊張、演變成96年台海危機。「得意忘形是最不應該的,過去歷史教訓要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