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體育賽事的基礎,多元包容性是奧運會的願景,但在界定如何規範跨性別女性參與運動項目時,這兩項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卻相互衝突。
東京奧運舉重女子87公斤級比賽8月2日舉行,奧運史上第一位跨性別參賽者、紐西蘭選手哈伯德(Laurel Hubbard)首度登場。消息在中國社群媒體微博上掀起熱議,原因是中國選手李雯雯是該項目奪冠熱門,「#跨性別舉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是否公平?」許多網友激情批評,認為答案是「形同作弊」,相關話題閱讀次數超過4億。
2013年完成性別重置手術,2017年重返國際賽事
哈伯德現年43歲,曾以男性身分創下抓舉和挺舉總和300公斤的紀錄,但2001年一度離開舉重界。她在2013年完成性別重置手術,2017年以跨性別女性身分重返國際賽事,贏得世界舉重錦標賽等國際賽事的2金1銀。
根據國際奧委會(IOC)2015年公布的參賽指引(guidelines),跨性別男性可以不受限制地參加比賽,而跨性別女性只要經過跨性別荷爾蒙治療,在參賽前12個月都將睪固酮(testosterone,雄性激素)濃度維持在10 nmol/L以下,就能參賽,不需經過性別重置手術。
雖然哈伯德任何一場參賽都符合規範,但與她同台競技的選手仍會抗議不公。比利時舉重運動員范貝林亨(Anna Vanbellinghen)就表示,這整件事像「惡劣的玩笑」,包容不應該「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任何接受過高水平舉重訓練的人都知道,他們的筋肉骨骼是實實在在的男性:這特殊情況對舉重運動員來說是不公平的,有些選手將因此錯過奪得獎牌和參加奧運的機會。」
紐西蘭奧委會回應爭議表示,他們了解「運動中的性別身分」是敏感複雜的議題,需要權衡人權和公平,然而紐國的文化擁抱尊重、友善,接納多元,所以「我們選擇支持所有符合資格的紐西蘭運動員。」
正方呼籲尊重跨性別者人權,反方要求公平優先
從正方與反方的論述,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問題的複雜程度。跨性別自行車手艾薇(Veronica Ivy)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指出,她相信跨性別人士擁有參加奧運的權利,因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憲章》明確提到「體育是一種人權」,應歡迎所有人參與,如今跨性別運動員的存在引發爭議,「是因為人們擔憂跨性別女性稱霸女性運動領域,然而這種擔憂本身就毫無根據。」
她強調,「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據估計美國成年人約有0.6%是跨性別者,以這數字作為全球比例估,近20年來的5萬4000名奧運選手當中,應有大約300名跨性別運動員。然而直到今年,奧運才出現公開出櫃的跨性別者,而且仍沒有什麼跨性別全球冠軍、跨性別世界紀錄保持者,「如果跨性別女運動員有什麼優勢,我們現在肯定已經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