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世界各地較大規模自然災害不斷:歐洲洪水、北美熱浪、中國河南等地水災等等。越來越多的國際頂級氣候科學家們都承認,他們似乎已經無法及時預測極端天氣的強度。
這些過去幾十年曾正確警告過人們的科學家,為何面對最新的災難顯得有些束手無策呢?
他們的解釋是,供使用的現有電腦算力不夠強大,在氣候大變化時代,已經無法準確預測這些極端的嚴重程度。
科學家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很「簡單」,希望各國政府層面能夠投入巨資,打造一個全球共享的氣候超級計算機系統。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21年8月制定新的氣候科學「聖經」式的標準報告,而計算機是天氣預報和氣候變化預測的基礎。
國際氣候模型
前英國氣象局首席科學家斯林戈教授在被問及近來世界各地極端氣候不斷的時候告訴BBC說,目前IPCC的氣候計算機模型並不夠好。
她認為,世界急需一個全新國際中心,將「量子飛躍」的各類現代科技成果應用到氣候模型上,以便捕捉驅動極端天氣的基本物理根源。
她還說,儘管打造巨型超級計算機耗資巨大,但是與世界各國毫無準備的應對極端氣候事件,並造成巨大生命財產損失相比,超級計算機的成本則會顯得微不足道。
據悉,斯林戈教授希望能在英國11月舉行的聯合國COP26氣候峰會上推動這一倡議。她和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一種十萬火急。
牛津大學的帕爾默教授也認為,由於科學家手中工具(計算機)不足夠回答很多問題,因此目前無法說明人類面臨著多麼急迫和嚴重的危機。
他希望夠盡早建設一個具有歐洲物理研究中心規模的大型氣候摹擬計算中心,以便今後可以準確模擬預測類似北美熱浪、歐洲大水等極端天氣的發生。
河南水災
2021年7月,中國河南也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強降雨天氣,驟降的暴雨或大暴雨使河南多地遭遇嚴重洪澇災害,鄭州市區變成一片汪洋。
中國科學家也稱鄭州暴雨無法準確預測。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陳濤對媒體承認,從當前主觀和客觀預報方法的有效性來講,極端暴雨、極端高溫、超強颱風路徑的強度預報都還是全球共同面對的難題。
作為這次河南強降雨的中心區,鄭州降雨量一度突破中國大陸小時降雨量歷史極值。特別是7月20日在一天的時間裏下了過去一年的雨,因此造成城市街道都被淹沒,人員和財產損失嚴重。
科學家們指出,中國和歐洲等地因暴雨導致洪災,再一次警示世界氣候變化問題的嚴峻,以及形成一套針對氣象預警的應急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IPCC報告的局限
專家們更具體地介紹說,他們希望能準確模擬估算北美或歐洲是否會每5年、10年還是20年面臨一次極端熱浪或洪水,但是現有的計算機算力讓他們無法達到這種準確性水平。
也就是說,沒有算力致使全球人們翹首等待IPCC告知氣候變化後果會有多嚴重變得徒勞。
與此同時,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大衛·金爵士最近成立了氣候變化諮詢小組,以填補他認為IPCC科學留下的空白。
來自倫敦大學馬斯林教授是其中一位小組成員。他指出,IPCC的報告必須得到193個國家的同意和簽署,報告每6-7年制定一次,但因為需要花時間來寫,通常會導致1-2年的落後,並不能適合應對快速發展的氣候和政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