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披露被封存的時任福島第一核電站長吉田昌郎調查記錄,揭露九成東電員工抗命逃離事故現場,而日本當局亦隱瞞輻射的嚴重性。事件震驚日本,廢核之聲再起。
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對日本福島兒童來說充滿著深深憂慮,全縣兒童檢查最新被確認罹患甲狀腺癌患者已達五十人,較今年二月數據又增加了十七人。
日本市民團體六月一日在首相官邸前再度舉行抗議活動,呼籲「為了兒童未來與安全,不要核電」。向日本提出「勸告書」的聯合國健康權利問題特別報告員、印度資深律師阿南德.格羅夫在東京接受亞洲週刊採訪時認為,如果日本政府刻意隱瞞或縮小核輻射污染危害的話,那就有必要呼籲日本近鄰的亞洲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強化監督,促進日本透明化處理福島核災事故和核輻射污染等問題。
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大膽披露了一份被首相官邸辦公室封存的資料「吉田調查記錄」,顯示了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事實上隱瞞了許多當時核災事故處理的真相。該報獲得的這份資料共有四百頁,是當年三一一核災事故後由政府事故調查委員會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向時任福島第一核電站站長吉田昌郎做的十三次詢問調查記錄。其中包括在應對核電事故中吉田昌郎承認反省指揮失誤、有百分之九十的員工在最危急關頭「抗命逃離」現場、東電總部在核電危機中毫無積極作為,以及政府命令東電不通知當地居民曾計劃直接排放含有高濃度核輻射的氣體等。
據「吉田調查記錄」顯示,在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發生大地震後,一號核電機組下午三點三十七分喪失了全部交流電源。因此,在高處憑藉重力給反應堆注水的緊急注水器(IC)裝置擔當極為重要的角色,它是喪失所有電源後也能控制住核反應堆的王牌。但時任福島第一核電站站長吉田昌郎接到中央控制室報告IC功能降低的現場異常報告後,因未正確理解一號機組的IC的構造而沒能掌握現場實際狀況,所以只下達了「時刻做好向核反應堆注水的準備」的錯誤指示。結果因失去冷卻水當晚六點發生一號機組堆心損壞,再兩小時後反應堆堆心熔毀。吉田在調查中坦承「當時想法上存在誤解,這是我該反省的地方」。
吉田昌郎在福島核事故後一直堅守在第一線指揮,最後遏制了福島核反應堆可能爆炸的最壞災難,也被日本民?稱為「拯救了日本的男人」。吉田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不到兩年的去年七月,因患食道癌在東京去世,享年五十八歲。因此,這份「吉田調查記錄」也是吉田留下的最後一份證詞。這份調查還記錄了吉田向調查人員敘述的「九成員工抗命逃離事件」:在當年三月十五日早上,約有九成近六百五十名工人及幹部不顧吉田下令要求員工在免震棟待命的指示,紛紛撤退至十公里外的福島第二核電站,結果只留下了吉田等六十九人。這期間,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噴出了白色蒸汽狀物質,四號機組發生了火災,核電站正門檢測出最高輻射值。這證明了東電公司將這一「違反命令逃離現場」的真相隱瞞了三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