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台灣的體育民族主義不要走火入魔

2021-08-04 06:40

? 人氣

中國隊出席日本東京奧運開幕式,對許多中國人而言,奧運已非單純的運動競賽。(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隊出席日本東京奧運開幕式,對許多中國人而言,奧運已非單純的運動競賽。(資料照,美聯社)

東京奧運台灣健兒表現優異,激起民眾狂熱的激情,多位年輕好手高奏凱歌,讓難得演奏的國旗歌從遙遠的東京流洩而出,更讓民眾熱血沸騰,內心澎湃激動。「體育民族主義」(Sport Nationalism)的激情正席捲台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奧運的原始精神其實是「泛人類」的競爭與提升,每一位參賽選手都是一個身體素質超強的個體,經過漫長歲月的血汗淬煉,而能鑄造出非凡的運動佳績。

中國在體育上的「君臨天下,萬國來朝」心態

然而,原本單純的體育活動,卻始終與愛國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往往被賦予超載的附加價值。近些年來,體育民族主義最興旺的,莫非中國大陸,體育被賦予狂熱的民族主義激情。

中國的體育的民族主義內涵與國家的世界關係息息相關,在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國際賽事表現為「走向世界」,重在自強,尚無自戀與抗外的心理情結。

1990年代蘇聯解體,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排頭兵,國際上出現新的冷戰氛圍,中國的體育因而在自強之外,染上對外戰鬥的氣息,蘊含著排外的意識,而且發揮對內集體動員的政治功效。21世纪之後,中國逐漸形成天朝心理,所懷抱的世界觀胚變,開始傲視世界,體育隨而成為展現國威的壯舉。

2008年北京奧運的開幕典禮煙火秀。中國正在籌備「十一國慶」,展現建國70年來在經濟、軍事等發展方向的繁榮。(AP)
中共將北京奧運辦成一場關乎民族振興的樣板戲。(資料照,美聯社)

由於每個年代體育民族主義的內涵不同,因此中國大陸頌揚獲勝者的關鍵詞也跟著遞變。在「走向世界」的80年代,「揚眉吐氣」是風靡中國的關鍵詞,體育雖與愛國主義緊密聯繫,但因為當時民族主義的主要內涵是内向型的,重在自強,強調打破「東亞病夫」的傳統形象與自我認知,所以基本上是正能量的發揮。

到了「冷戰釀生」的1990年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從内向型轉變成外向型,從自強偏移為抗外,「展現國威」成為新的關鍵詞,運動成為對敵鬥爭的威力展示。21世紀之後更不得了,過去的平視世界眼光逐漸轉成俯視,在「君臨天下,萬國來朝」的心態之下,主辦國際賽事都要展現朝貢體系的威儀,運動場上更要展露稱霸世界的超強地位,自然流露自大自傲的心態。

桌球落敗讓中國反日情緒高漲

國際體育賽事難免挑起國與國之間競爭的激情,因此體育比賽中湧現出民族主義情緒的現象是難以避免的,如果擊敗對方,尤其是打敗「假想敵」或者是真敵人時,當然會湧起民族自豪感,甚至激情衝到沸點。有時被高度期待的必然可勝或非勝不可的賽局中,一旦以失敗收場,則往往將失望與憤恨轉移為對參賽者的埋怨,甚至引發騷亂。

上月間歐洲國家杯足球賽冠軍賽英格蘭輸給義大利,賽局中表現不佳的黑人球員某些球迷成為發洩的對象,流露種族歧視的卑劣心態;體育民族主義惡劣表現至此,令世人極感噁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