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價與賣價理應相同,畢竟這是同一只咖啡杯。不論是買是賣,估價應該是一樣的。
然而,最終得出的答案不同。賣家平均要兩倍價錢才肯割愛這只馬克杯,7塊多美元才肯賣。
為什麼?
原因不只是人們是資本主義者,買低賣高。事實上,我們一旦獲得一樣東西,擁有後就會產生依戀感,連帶把那樣東西看得更重。
這種所謂的敝帚自珍效應隨時都在發生。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學生大約願意掏兩百美元買四強賽門票,但手上已經有票的人,要超過兩千美元才肯賣。同樣的棒球卡,紀念品商人如果手中有貨,所估價格會比手中沒有貨時更高。此外,不論是時間、智慧財產權或各式各樣的東西,人們願意放棄的價碼一律高過取得時願出的價格。這種為已擁有的事物賦予更高價值的情形,甚至包括抽象的信念與點子。當某樣東西屬於我們時,我們會覺得更珍貴。
事實上,人們做某件事或持有某樣東西的時間愈長,那些事、那些東西在他們心中的價值就愈高。舉例來說,屋主住在某間房子的時間愈長,他們眼中的房屋價值將高過市場價格愈多。人們對一樣東西愈有感情,就愈捨不得放手。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改變自然有優缺點。新手機的電池比較耐久,但體積大。新的電力方案比較不會停電,但電費高。新軟體省錢,但必須整合進舊系統,還得花點時間學。
然而,每項優缺點在人們心中的比重不一樣。
假設我提供你拿到100美元的機會,跟你賭擲硬幣。擲出正面是你贏,我給你100塊;反面是你輸,你要給我100元。你會跟我賭嗎?
你如果和多數人一樣,你大概不肯。的確是有機會贏得100元,但輸掉100元的機會一樣大,可能的獲利似乎沒多到值得冒險,還不如別出手,不賭比較好。
古典經濟學家大概會說確實如此。把所有可能的結果,乘上發生機率,加總起來將得出的期望值為零:拿到一百元的機率是50%,等於加五十元。輸掉100元的機率也是50%,等於減50元。兩者加總等於零,因此理論上賭不賭沒差。真要賭的話還得花力氣,甚至可以說期望值微微偏向負值,所以大部分的人不肯賭。
不過,要是稍微給點甜頭,這次擲出正面不是給100元,而是102元。萬一輸了,壞處一樣大,但潛在的好處變多。
標準經濟學會告訴你,你應該接受這場賭局,因為這次的期望值為(50% ×$102)+(50% × –$100) = $51 – $50 = $1。一塊錢不多,但賭上一百次,平均而言你能贏一百元,也因此就期望值來看,你該接受賭局。
然而,你會賭嗎?你是否願意為了贏102元,冒損失100元的風險?